自1942年以來,德國將軍對蘇聯軍隊感到越來越頭疼:
主要原因如下:
1.蘇聯不斷取之不竭的軍事優勢和武器裝備。自1941年以來,德國東線部隊的每個師都有使用蘇聯武器的單位,從個人到一個單位,如T-34坦克連。而且比例逐年上升。這并不意味著蘇聯武器實用性強,而是蘇聯武器總類太多,從波波夫沖鋒槍到吉普車、卡車、坦克、反坦克炮,甚至蘇聯122、152口徑的火炮。。也說明隨著戰爭的不斷延續,德國物資匱乏,明顯跟不上蘇軍的步伐。當然,英美援助也是關鍵。
2. 隨著蘇聯軍隊在戰爭中的成長,隨著經驗和自信心的增加,蘇聯軍隊的韌性和耐力逐漸明顯,士氣和戰斗力不再是1941年的肉丸。特別是蘇聯指揮官的成長和進步,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是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學習到的。與德國將軍相比,蘇聯將軍在指揮作戰中有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權,但這并不意味著德國是教條主義。在訓練水平上,蘇軍仍然不是德軍的對手,蘇軍在小戰術和個人素質上無法與德軍相比。
3. 遼闊的地域領土和殘酷的氣候。除了整體龐大的軍事力量外,西歐國家的地貌、地域和氣候對德軍影響不大,但具有優勢。一兩場戰斗的成功,就有可能取得全局的勝利。蘇聯是另一碼事,天地之別,無論德軍多么強大,在12月到來之前,都要找個地方建防線,趴窩。等到明年5月再打,從1941年開始,就是這樣。而蘇聯從1941年底開始,冬天不會有大反擊嗎?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他戰場相比,蘇德戰場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它規模大,時間長。雙方的大量將軍都很出名或仁慈。有無數經典的戰爭例子值得后人討論,也有無數的模范士兵值得后人的尊重和尊重。
鴉片戰爭真相:鴉片戰爭中清軍武器不比英軍差!
? 上一篇
費盧杰巷戰:美軍六天戰勝伊拉克軍破除巷戰陰影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