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凈宗十三祖分別是:
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及印光大師。
慧遠大師、善導大師以后,凈土宗繼續流傳,歷代名師輩出。
先有承遠大師、懷感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等繼續弘揚。以上被稱為善導派或善導系,在凈土宗歷史上有很高地位。另外在唐開元時出現了慈愍三藏即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余國游歷,學習凈土經義,凡十八年,著有《凈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贊》等,提出禪凈一致的念佛禪,融會諸宗,其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凈土宗初祖廬山東林遠公大師(334年-416年)
東晉廬山慧遠大師(HuiYuan),雁門 (山西代縣) 人,幼年好學,通達六經,精曉儒道。年廿一禮道安大師出家,誓弘佛教,于廬山建東林寺,鑿池種蓮。集緇素百二十三人共結蓮社,立誓念佛求生西方。居廬山三十年,著書立說倡導念佛法門, 為世所崇。乃中國佛教凈土宗之創始人。
凈土宗二祖長安光明導公大師(613年-681年)
唐朝長安光明寺善導大師(Shan Dao) ,山東臨淄人, 字凈業,一生精苦勤篤,嚴持律儀,絲毫不犯。少年出家,居長安三十余載,精勤念佛, 廣弘凈土。為凈土三經注疏,寫《阿彌陀經》十萬余卷,畫<西方凈土圣相> 三百余壁。師因念佛口出光明故,世人尊為"光明和尚"。日本凈土宗更奉為高祖之一。
凈土宗三祖南岳般舟遠公大師(712年-802年)
唐朝南岳承遠大師(ChengYuan) ,漢州(今四川錦竹縣)人。出家之后曾四處游訪參學, 慧日三藏教之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 乃篤志凈土。居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設凈土教法,生活檢樸,刻苦辦道。建彌陀寺(今祝圣寺, 修持<般舟三昧念佛> 法門, 受其教者萬計, 后被唐代宗恭稱為《般舟道場》。
凈土宗四祖五臺竹林照公大師(生卒年籍貫皆不祥)
唐朝五臺法照大師又稱五會法師(Fa Zhao),少年為僧, 仰慕東林遠公遺教, 至心念佛, 定中得見二祖授真傳。居衡洲云峰寺精勤修行。于缽內見五臺圣境,后詣五臺,親見文殊,為說念佛法門。大歷四年,于湖東寺開設《五會念佛》道場,從宮廷至庶民感應殊勝。遂于五臺山建竹林寺廣弘凈土法門,唐代宗于京城感應師于五臺念佛之聲, 禮請入宮尊稱為國師, 教導五會念佛法, 故又稱五會法師。
凈土宗五祖新定烏龍康公大師(770年-805年)
唐朝新定少康大師(Shao Kang) ,縉云(浙江麗水) 人。少年出家, 博通經論,志心凈土, 專修念佛。曾為方便施教故, 將乞食錢散誘小兒念佛,接引群生信受念佛法門。師念佛時,口出光明現阿彌陀佛像。后于睦州烏龍山建凈土道場,集眾念佛, 大弘凈土。
凈土宗六祖杭州永明壽公大師(904年-975年)
宋朝杭州慧日山永明寺延壽大師(Yan Shou) ,(浙江坑縣)人。又名智覺禪師, 將軍出身, 行善好施, 戒殺放生. 初出家本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祖,后歸心凈土, 精進念佛,每日訂功課一百零八種,日持佛號數萬,作四料簡提倡禪凈雙修。著有《宗鏡錄》百卷及《萬善同歸集》等傳世。
凈土宗七祖杭州昭慶常公大師(959年-1020年)
宋朝杭州省常大師(Xing Chang)浙江人, 字造微,童真入道, 精進修持, 戒行嚴謹, 通《大乘起信論》, 修天臺止觀。住杭州西湖昭慶寺,雕刻佛像,刺血書寫《華嚴經》等。結凈行社, 率眾共修, 使念佛求生凈土蔚然成風。
凈土宗八祖杭州云棲宏公大師(1532年-1612年)
明朝杭州云棲寺祩宏大師(Zhu Hong) ,錢塘(浙江杭州)人,號蓮池(Lian Chi) 亦稱云棲大師。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出家后博學經教,融通禪凈二宗,以禪理疏《彌陀經》。制定水陸儀文,瑜伽焰口法,以濟幽冥之苦.著作甚豐, 有《云棲法匯》刊行于世, 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
凈土宗九祖北天目靈峰旭公大師(1598年-1655年)
清朝靈峰智旭大師(Zhi Xu) ,吳縣(江蘇木瀆)人,即澫益大師,自號八不道人。初時受學儒家作《辟佛論》數篇。十七歲閱讀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始悟,隋即痛改前非,出家后博學諸宗教義,主張儒釋道三教一致,統禪教律三學為一, 而歸凈土,謂"靈峰派"學說。著有《靈峰宗論》、《凈土十要》等注釋和論著共六十余種。其中《澫益大師凈土集》為其凈土教法之專著。
凈土宗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師(1627年-1682年)
清朝常熟虞山普仁寺行策大師(Xing Ce) ,江蘇宜興人, 字截流。二十三歲出家,參習禪定, 精進五載,頓悟諸法要義。后于江浙一帶專弘凈土, 大闡凈土宗。復興蓮社, 倡導集眾七日念佛共修, 乃"佛七"之開始。撰《蓮藏集》《凈土警語》《勸發真信文》等書。
凈土宗十一祖:杭州梵天賢公大師(1686年-1734年)
清朝杭州梵天禪寺實賢大師(Shi Xian),江蘇常熟人, 號省庵,字思齊。十五歲出家, 修行用功, 廣學多聞。禪、教、性、相,無不精通。曾于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前, 五次燃指供養,發四十八大愿,感得舍利放光。晚年居杭州梵天寺,結社念佛,專修凈土,著有《往生傳》、《勸發菩提心文》等書。
凈土宗十二祖:?紅螺資福醒公大師(1741年-1810年)
清朝紅螺際醒大師(JiXing) ,號訥堂,乾隆時人,既通達禪宗又通達教理,而后卻獨獨歸心極樂凈土。率眾精修,蓮風遠播。晚居紅螺山,歸者愈眾,遂成凈土宗道場。
凈土宗十三祖:蘇州靈巖量公大師(1861年-1941年)
民國蘇州圣量大師(Sheng Liang ),陜西合陽人,即印光大師,別號常慚愧僧。年幼時隨兄長讀儒家書籍,二十一歲在今陜西省安康市雙溪寺出家。博通經藏及各宗教法,但力倡念佛。復建天臺宗江蘇靈巖山寺,教人以倫常因果為基礎,念佛生西為歸宿。在蘇州創辦弘化社, 印經布施, 廣結善緣。晚居靈巖山寺, 改成凈土專修道場。著有《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全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