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政工,唐朝的權力中樞和國家象征,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余年。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定都長安,以太極宮為皇宮。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高祖(李淵)退位為太上皇。
公元634年,出于太上皇(李淵)的身體狀況考慮,太宗(李世民)聽從了官員馬周的建議,在長安城東北方向為太上皇建立避暑行宮,名曰“永安宮”,后更名為“大明宮”。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淵)駕崩,大明宮工程也隨之停止。
公元662年,停止了27年的大明宮工程重新啟動。

公元663年,大明宮建成,從此成為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和國家象征。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六月長安城淪陷,大明宮也落入叛軍手里。
公元757年,收復長安城。
公元796年~845年,大明宮修繕和增修部分建筑物。
公元880年,黃巢起義,長安城淪陷,大明宮及部分宮殿被毀。
公元885年,黃巢起義失敗后退出長安城,大明宮因受損嚴重,在也沒法居住,唐僖宗(李儇)只能遷入太極宮居住,從此大明宮結束了權力中樞的使命。
公元904年,朱溫放火燒毀長安城,逼昭宗(李曄)遷都洛陽。
公元907年,大唐帝國滅亡。
日落大明宮,大唐國運將盡,自公元663年建成到公元885年被毀于戰亂,大明宮存世共222年。大明宮的命運與大唐帝國緊緊相連,大明宮見證了大唐帝國走上無與倫比的盛世巔峰,也目睹了大唐帝國不可逆轉的衰落。
如果典韋和趙云進行大戰,典韋的勝算有多少?
? 上一篇
歷史上的寧王最后結局如何?朱棣曾允諾與其平分天下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