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始聞秋風

作者: 唐代    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xī kàn huáng jú yǔ jun1 bié ,jīn tīng xuán chán wǒ què huí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wǔ yè sōu liú zhěn qián jiào ,yī nián yán zhuàng jìng zhōng lái 。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mǎ sī biān cǎo quán máo dòng ,diāo miǎn qīng yún shuì yǎn kāi 。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tiān dì sù qīng kān sì wàng ,wéi jun1 fú bìng shàng gāo tái 。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始聞秋風作者: 劉禹錫

簡介 詩詞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始聞秋風譯文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別,今年聽到蟬叫我又返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五更的風聲颼飗枕上覺,一年的顏狀變化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戰馬思念邊草拳毛抖動,大雕顧盼青云睡眼睜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秋高氣爽正好極目遠望,我為您抱著病登上高臺。

1、高志忠 劉禹錫詩詞譯釋 哈爾濱市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頁
2、傅明偉 中華千古名篇賞析 北京市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6年 :123-124頁
3、范曉燕 唐詩三百首賞譯 :南方出版中心 ,2005年 :246頁

始聞秋風注釋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chán)我卻回。

君:即秋風對作者的稱謂。
玄蟬:即秋蟬,黑褐色。
我:秋風自稱。

五夜颼(sōu)(liú)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五夜:一夜分為五個更次,此指五更。
颼飗:風聲。
顏狀:容貌。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miàn)青云睡眼開。

拳毛:攀曲的馬毛。
雕:猛禽。
眄:斜視,一作“盼”。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肅清:形容秋氣清爽明凈。
扶病:帶病。

1、高志忠 劉禹錫詩詞譯釋 哈爾濱市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頁
2、傅明偉 中華千古名篇賞析 北京市 :中央編譯

始聞秋風賞析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這首《始聞秋風》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了獨特的美學觀點和藝術創新的精神。

  開頭兩句“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就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征。當她重返人間,就去尋找久別的“君”──也就是詩人。她深情地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刻與詩人分別,而此刻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在這里詩人采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的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準確地點明了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

  頷聯“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是詩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寫。詩人說:五更時分,涼風颼颼,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么勁疾肅爽,而我那衰老的顏狀卻在鏡中顯現出來。這前一句是正面點出“始聞秋風”,后一句是寫由此而生發的感慨;和以上兩句連讀,仿佛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

  讀到這里,頗有點兒秋風依舊人非舊的味道,然而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用力一轉,精神頓作。到了尾聯,由于有頸聯“馬思邊草”、“雕眄青云”為比興,這里的迎秋風上高臺,翹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為君”二字照應開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寫出一年顏狀衰變的原因。但是,盡管如此,豪情不減,猶上高臺,這就更表現出他對秋的愛,更反映了詩人自強不息的意志。可見前言“一年顏狀鏡中來”,是欲揚先抑,是為了襯托出顏狀雖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潛說:“下半首英氣勃發,少陵操管不過如是。” 

  劉禹錫晚年寫的這首《始聞秋風》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跌宕雄健的風格和積極健康的美學趣味,正是詩人那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藝術寫照。

參考資料: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822-824頁

相關推薦

  • 劉禹錫
  • 秋天
  • 勵志
  • 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