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張祜(hù)(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旭日光輝斜照華清宮旁的集靈臺,樹上紅花一朵朵地迎著朝露綻開。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 昨夜玄宗剛在這里為楊玉環授,太真滿面笑容地進入珠簾受寵來。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shòu)箓(lù),太真含笑入簾來。太真:楊貴妃為女道士時號太真,住內太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