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悠久而輝煌,其中一些朝代對于后世來說具有極大的討論意義和價值。這不僅是因為這些朝代經歷的輝煌或衰敗,更是因為這些朝代中存在許多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
而在一眾值得討論的朝代中,唐朝尤其不能被忽略。無論是開元盛世還是貞觀之治,還是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的過程,都讓后人對此充滿了向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武則天在位期間最得寵的太平公主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小女兒,自小就深得帝后寵愛,為避免和吐蕃和親,李治還專門為她修筑了一個道觀,讓她假出家,太平是她的法號。后來在十六歲的時候被許配給了薛紹為妻,兩人相敬如賓日子倒也過得恩愛。
只可惜好景不長,薛紹的哥哥意圖謀反時連帶著也讓薛紹受到牽連,致使薛紹也受到責罰最后餓死在獄中。對于這件事,太平公主不是沒有去求過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身為皇室的公主,一言一行本就備受關注,更何況自己勢單力薄,也就只能聽憑母親的安排了。

后來,太平公主看上了千乘郡王武攸暨,但當時的武攸暨已經有了妻室。于是武則天就下令把他的妻室都殺了之后,才讓太平公主風風光光地嫁了進去。
其實,這個時候的太平就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小女孩了,她深知只有權力才能帶給自己一切想要的東西。隨著唐中宗李顯的復位,太平公主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開始參與朝政。一時權勢大振,被大家稱為最有可能成為第二位女帝的女子。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野心極大的太平公主為什么最后沒能成為第二代女皇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本質上太平公主和武則天的身份是不一樣的。武則天是皇室的媳婦,無論是武則天稱帝,或者韋后亂政,都是借著皇帝的權力,后宮干政。
而且太平公主只是皇女,嫁出去的女兒,沒有資格繼承李唐天下,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者角度來看武則天的身份明顯比太平有優勢的多。畢竟,在父權體制下,妻子會被認作是家中的主人之一,但嫁出去的女兒再回到娘家就只能算作客人了。
所以,即便是在前期武則天尚未真正掌權的時候,她作為妻子來輔佐唐高宗也并不是一件多惹人非議的事情。而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她不僅是已經出嫁的公主,也是沒有繼承權的女兒。因此對于武則天來說,也是斷不可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女兒的。
其次在實力上,太平公主也遠不如同期的武則天。武則天對于稱帝早有野心,甚至在高宗在世時她就已經著手布局自己的力量了。而太平公主盡管也是早早參與到朝政中來,但實際能掌控的官員卻并不多,尤其是在后期李隆基斬殺了太平麾下的數名將軍之后,對于太平公主來說就已是元氣大傷了。
更何況,在武則天還是皇后的時候也確實推出了一些利民政策,使得老百姓們對她也是頗為認可的。
最后在說到需要面對的敵人這部分,武則天當時最大的對手莫過于她的兩個兒子,而基于此武則天就會有一個天然好處,就是如果她的兒子不聽從她的命令那就是不孝,一個不孝之人又怎么可能稱帝呢?
而太平公主需要面對的就是李隆基,李隆基不僅有著繼承身份上的優勢,而且在治理國家上也確實比她更有一套,綜合思量之下,百姓更為認可的自然就是李隆基。
結語:由此,我們不難能看出雖然太平公主也是一個極有野心和欲望的女人,對于帝位也有著自己的期待,但或許是礙于時代的觀念又或是自己能力有限,她之于政治舞臺上的意義不過也是曇花一現。
無論是從客觀事實還是主觀原因上來看,都注定她無法成為像武則天一樣的一代女皇。李唐朝政被女人禍害了這么久,大臣們對女人上位還是有心理陰影的。后來,太平公主因為謀反而被唐玄宗處死,自那之后,玄宗統治下的開元盛世也隨之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