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鹿鼎記》里寫著一個林興珠,這個林興珠是真人。
17世紀中葉,沙俄哥薩克軍隊乘坐中國內部戰爭,沒有時間照顧邊防,入侵黑龍江北岸達吾爾族居住的地區,野蠻屠殺當地人民,修建雅克薩和尼布楚作為進一步入侵的據點。清政府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平定吳三桂和臺灣省鄭氏政權后,派都統彭春和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水陸大軍進取雅克薩,發動了著名的雅克薩之戰。在這次對陣沙俄的主力中,有一支讓哥薩克聞風喪膽的藤牌兵,這支部隊是林興珠率領的以高山族為主的臺灣水兵。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決定調動500名福建藤牌兵,臺灣省人佐都督何佑率領前往雅克薩。《平定羅剎戰略卷3》記載:“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甲午,藤牌兵和炮具(俱)被命令前往黑龍江軍。”“2000人入侵雅克薩城,候補官員被選中,福建藤牌兵400人入選八旗漢軍,使侯林興珠率領。”
清軍進入雅克薩城下,水陸并營夾立。清軍統帥彭春向龜守城的沙俄軍隊發出最后通牒,但俄軍置之不理。5月24日,一股俄軍乘筏從黑龍江上游順流而下,試圖進入雅克薩城增援。林星珠率領的水軍藤牌兵裸體進水,將藤牌頂在頭上,用扁刀攻擊敵人。哥薩克看見了,驚呆了,不知這是什么軍隊,喊道:“大帽韃靼人來了!有藤牌遮住頭部,俄軍的槍彈雖然厲害,卻無法射入。當敵人射擊時,藤牌兵用藤牌保護頭部。在敵人射擊的間隙,藤牌兵沖向敵人的筏子。結果增援的俄軍不但沒能救城里的哥薩克,反而被殺了大部分,只好逃跑。林星珠的下屬沒有失去任何人。這是一場美麗的水上殲滅戰,林星珠所有的水軍為收復雅克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福建永春人林興珠在順治初年與叔叔響應鄭成功,聚集了數千人抵抗清朝。后來,他成功地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的寶島。順治13年(公元1656年)夏季,林興珠率部投清。清廷以林興珠成功晉升為福寧總兵。后來,由于平定吳三桂的成功,他被授予建義將軍和封建義侯。
林興珠率領的藤牌兵雅克薩之戰,當時是一支特種兵。雖然內地有藤牌兵器和藤牌戰術,但在戰爭中從未發揮過主導作用。臺灣寶島位于熱帶和亞熱帶的交界處。島上到處都是野藤。世代生活在臺灣島上的高山族利用島上的資源制造了獨特的武器。這種藤牌有幾個優點:一是輕便,比其他材質的盾牌更容易攜帶;二是入水不濕,既能防止刀箭,又能作為渡水工具;第三,堅韌,刀槍不入。當時子彈穿過藤牌后,沒有傷人的力量。臺灣土著居民高山人也創造了特殊的戰術。進攻時,每個人都拿著藤牌,所以有一個可以前進的移動長城;當敵人進攻時,他們把藤牌圍成一個圓圈,讓敵人射擊,當敵人的子彈或箭耗盡時,他們呼嘯著進攻。哥薩克騎兵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更不用說如何處理了,他們認為藤牌是水兵的帽子,大喊“今天輸給了帽子兵”。
鄭成功等人收復臺灣省后,從福建省的漢族人那里學會了藤牌的使用。在雅克薩之戰中,林星珠已經70多歲了。他的年輕水兵不再是真正的福建人。他們應該是臺灣省出生的福建人。
水軍藤牌兵的一部分是來自大陸的臺灣人,但藤牌兵教練、下級軍官和主力士兵大多是熟悉藤牌的高山人。
戰后,這些水兵移駐齊齊哈爾,成為齊齊哈爾水師營的主力軍,也是齊齊哈爾城最早的移民之一。“水師營兵,全部調自福建,”魏玉蘭在《龍城舊聞》中說。今道署附近的土壤,其祖先都是福建人。若莆田林姓、同安陳姓,在福建本巨人中,遷徙上仍有姓氏。雅克薩之戰,建義侯林興珠平羅剎,為閩人立功塞外祖先。因此,雖然當天水師的權力不能與滿洲相比,但以視屯、站漢人為優越。“從《龍城舊聞》來看,由于這些水兵在抵御沙俄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得到了清政府的特殊待遇,在齊齊哈爾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清朝時,臺灣省屬于福建省,因此被稱為“一切都來自福建”。當時,人們習慣稱之為莆田和同安。事實上,這些人大多出生在臺灣省。那些幾代代出生在臺灣省的高山族,也按照漢族的習慣取漢族姓氏。因為他們在北方生活了很長時間,臺灣省的高山族習俗也遵循了大陸的北方習俗。
據西清《黑龍江外紀》記載,當時齊齊哈爾有一名水手營總管,其中有四六名水手,268名水手,10艘大型戰艦,15艘2號戰艦,5艘江船。每年在城市西南15英里的船套嫩江上舉行為期10天的水操。一些水手住在城里,一些在城市東南部開墾。現在有一個叫“水手營”的地方,那就是當年的水手開墾處。
現在,齊齊哈爾的許多姓林、陳、黃、詹的老家庭都是臺灣水手的后裔。這些臺灣水手的后代仍在北方鶴城繁衍生息,而他們的另一條脈則在遙遠的臺灣島上。當祖國統一時,尋親問祖,分享這段歷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