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后的第二大亂世。亂世一定有亂象。亂象中最大的亂是戰爭,最能反映戰爭殘酷的是屠城。目前,學術界還沒有關注魏晉南北朝的屠城現象。這是一個盲點,也是一個不應該出現的盲點。
屠殺城市的現象突出了人性的罪惡,但也意味著國家政治和文化體系設計的失敗。通過這扇血淋淋的窗戶,我們可以更好地反思和討論國家政治和文化政策設計的得失,同時看到人性的丑陋。
一、魏晉南北朝屠城現象概述
這一時期的屠城現象主要是基于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梁書》、《宋書》、《周書》、《陳書》、《魏書》、《南齊書》、《北齊書》等十一部正史,具體內容如下:
1、《三國志》屠城:(1)曹操屠彭城、傅陽、焦、菊陵、夏丘。“殘殺太多了。“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曹操屠雍丘。(3)孫策屠東冶。(4)曹操屠彭城。(5)曹操屠鄴。“海內震撼,各害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曹操屠柳城。(7)孫權屠沙羨。(8)夏侯淵屠太原。(9)夏侯淵屠興國。(10)夏侯淵屠毛罕。(11)曹操屠河池。(12)曹仁屠宛。(13)無丘儉屠高句麗都城。
2、《晉書》中的屠城:(1)石勒屠黎陽。(2)韓晃屠于湖中。(3)石季龍屠上營。“滅劉,坑其黨3000多人。”(4)司馬懿屠襄平。(5)劉裕屠廣固。(6)郁渠蒙遜屠敦煌。
3、《南史》屠城:(1)劉裕屠廣固。(2)陳慶之屠考城。(3)沈慶之屠廣陵。(4)沈林子屠姚鸞守衛的地方(具體地址不明)。(5)程文季屠涇州。(6)裴深屠安成、馬頭、沙陵等駐地。
4、《北史》屠城:(1)拓跋登貴屠五原。(2)拓跋登貴屠高車薛干部居住的城市(具體地址不明)。(3)奚眷、薛金屠河西山胡白龍居住的城市(具體地址不明)。(4)拓跋登貴屠柴壁。(5)宇文神舉屠范陽。(懷疑)(6)段韶屠定陽外城。(7)李遷哲屠鹿城。(8)萬度歸屠雁棲員渠城。(9)衛興奴屠高昌。(10)無丘儉屠高句麗都城。
5、《梁書》中的屠城:(1)皇甫陳、席宗范屠魏十幾個城市(具體未知)。(2)王茂、康華屠加湖。(3)蕭景屠宿預。(4)裴深屠安成、馬頭、沙陵等駐地。(5)陳慶之屠考城。(6)夏侯奎屠楚城。(7)劉敬宮屠南康、廬陵縣。(8)無丘省屠高句麗都城。
6、《宋書》屠城:(1)劉裕屠廣固。(2)孫季高屠廣州。(3)沈慶之、宗原、劉道隆屠廣陵。而屠城,城內男女道俗,梟斬敗遺。將軍宗察偏用虐刑,先用腸決眼,或鞭面鞭腹,苦酒灌創,再用刀鋸。"(四)鄧盛、劉迅亂、劉寬對屠金門吳的糾正。(5)蕭道成、張永屠晉陵兩座城市。(6)沈林子屠姚鸞守衛的地方(具體地址不明)。
7、屠城《周書》:(1)李遷哲屠鹿城。
8、在《陳書》中屠城:(1)周迪屠工塘之地的八座城市。
9、《魏書》屠城:(1)拓跋登貴屠五原。(2)拓跋登貴屠高車薛干部居住的城市(具體地址不明)。(3)奚眷、薛金屠河西山胡白龍居住的城市(具體地址不明)。"斬首數千級,俘虜妻子而還。(4)爾朱世隆屠建州。“城陷,盡屠之,只希質獲免。"(五)拓跋登貴屠柴壁。(6)李平屠西峽石以外的城市。(7)劉裕屠廣固。(8)孫季高屠廣州(番禺)。(9)衛興奴屠高昌。“無忌將衛興奴詐誘爽,然后屠殺其城。"(10)萬度歸屠雁棲員渠城。(11)拓跋登貴屠高車薛干部居住的城市(具體地址不明)。(12)魏軍屠許昌(具體將領不詳)。(13)拓跋濤屠滑臺。(14)拓跋濤屠河東杏城。(15)劉駿屠廣陵。"及城陷,悉屠之。”
10、《北齊書》屠城:(1)段韶屠定陽外城。(2)宇文神舉屠范陽(存疑)。
在魏晉南北朝歷史的十一部正史中,除了《南齊書》沒有相關的屠城記載外,其余十部正史或多或少都載有屠城史實。十部正史中有68起屠城事件記載,除重復記載外,共有47起屠城事件,共有70多座城市被屠殺。誠然,鑒于中國古代史書的風格特征,這些絕對不是這一時期發生的所有屠殺。它們只是冰山一角,但畢竟,它們為后代研究屠殺現象留下了寶貴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