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功過,亦或功過皆有,史學界早有定論,我們就不深入討論了。
太平軍是太平天國的產物,功過非史學界也有定論,我們也不深入討論。
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從戰(zhàn)爭角論來說,清軍對太平軍夠不夠道義?清軍曾經揚言,只要太平軍投降,堅決不殺,到底做到沒做到?清軍對待太平軍戰(zhàn)俘,有沒有必要那么殘忍?清軍對太平軍的做法,是否對戰(zhàn)爭有利?好了,就討論這么多,太多也該亂了。
網絡配圖
首先說,清軍違背了“不殺戰(zhàn)俘”的承諾。他們不但殺,而且殺得相當殘忍,凡是戰(zhàn)俘,不論男女,一律處以極刑,凌遲是輕的,更殘忍的還有,不一一列舉。石達開想通過詐除保全三軍,結果隨他進入清營的兩千將士全部被殺,他也被凌遲,還有幾個太平軍將領也是如此。當然,前期率軍倒戈的將領除外,這些人都當了官,但大多數(shù)后來也沒有好結果,清廷對他們心存戒備。
從清軍違背“不殺戰(zhàn)俘”承諾這一點來看,他們是不道義的,至少是不講誠信的。而以極刑處死太平軍戰(zhàn)俘,是否對戰(zhàn)爭有利呢?正常分析,應該是沒有利的,因為清軍不給太平軍一點活路,他們只有死戰(zhàn)到底,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實在不行最后自殺,清軍把太平軍逼得打仗不要命,這怎么可能對清軍有利?況且,清軍殺戰(zhàn)俘也沒有必要那么殘忍,殺人不過頭點地,達到使太平軍減員的目的也就夠了,為什么還要那么麻煩地處以極刑呢?又費時間又費體力,難道就為解一時之氣?清軍這么做,與太平軍結下了死仇,這個仇永遠也解不開了。
網絡配圖
清軍如此做對待太平軍戰(zhàn)俘,讓太平軍女兵女將更是沒有活路。因為清軍對女俘更損,更沒人性。他們見到女俘就是一群野獸一般,不要說活人,就是尸體也不放過,一通撕咬之后,再極刑處死,這就把太平軍女將都逼成了寧死不就擒的英雄,她們寧愿戰(zhàn)死也不愿被清軍擒獲,就是自殺死了,也不給清軍留下尸體。為一點,從幾位太平軍女將經歷可以得到印證。
洪宣嬌是洪秀全的義妹,原姓黃或王,后改名換姓成“洪宣嬌”,嫁給了蕭朝貴。此將艷絕一世,驍勇異常,從女兵數(shù)百名,所向有功。每戰(zhàn)淡妝出陣,揮雙刀,鋒凜凜落皓雪。戰(zhàn)至酣時,解衣縱馬,闖入清營。內服裹杏黃綢,刀術妙速,衣色隱幻,一軍駭目,過其刀下者紛紛斃命。太平天國滅亡后,洪宣嬌在戰(zhàn)場上神秘失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清軍想抓住活的辦不到了。
網絡配圖
蘇三娘是太平軍女將,本姓馮,后改名換姓,自幼習武,武功高強。道光二十九年冬,率天地會2000多人到武宣東鄉(xiāng)墟加入太平軍,為女軍軍帥。在歷次戰(zhàn)役中,她英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連清朝狀元龍啟瑞都賦詩贊嘆:“兩臂曾經百余戰(zhàn),一槍不落千人后”。咸豐三年,蘇三娘奉命與羅大綱各率男女軍攻打鎮(zhèn)江,戰(zhàn)斗中她沖鋒陷陣,飛身登城。奪取鎮(zhèn)江后,蘇三娘又奉命鎮(zhèn)守鎮(zhèn)江,指揮女軍多次粉碎官兵反撲。太平軍戰(zhàn)敗后,女兵紛紛投火自盡,連尸體也不給清軍留下,蘇三娘則神秘消失,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清軍想抓活的也沒希望了。
周秀英是太平軍將領中最倒霉的,她是太平軍分支上海小刀會首領,武功高強,斬殺清兵清將無數(shù)。1855年2月17日,周秀英戰(zhàn)馬被洋槍擊中,落后自殺未遂被生擒。在獄中慘受凌辱,最后被凌遲兩天活祭,成為太平軍中死得無比慘的一位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