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非子·五蠹》和《白虎通義·號》記載,我國有燧人氏鉆木取火的古老傳說。傳說中,燧人氏是一位圣人,他利用鉆燧取火的方法教民熟食,促進了人類健康的發展。因此,人們對他十分尊敬,稱他為燧人氏。然而,一些古籍中也記載了其他人物像伏羲氏、炎帝、黃帝等利用火為民造福的故事,這使得燧人氏用火的傳說產生了爭議。現代有人認為,燧人氏用火的傳說可能是后人附會的。
《繹史》卷三引《河圖挺輔佐》說,伏羲“禪于伯牛,鉆木作火”。袁珂《中國古代神話》說.伏羲又叫庖羲、炮犧,含義就是“養犧牲以充皰廚”、“變茹腥之食”的意思。而且,伏羲是雷神的兒子,雷電會造成熊熊大火,把取火的發明歸之伏羲更為妥當。

另一種說法,出自《管子·輕重戊》,云:“黃帝作,鉆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月胃)之病,而天下化之。”這樣,黃帝也成了鉆燧用火的圣人。
還有一種說法,源于《左傳》。《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炎帝氏以火紀”;《左傳·哀公九年》亦載,晉國史墨為趙鞅占卜,有“炎帝為火師”之語。《論衡·祭意》中也有炎帝作火的類似記載。根據這些記載,可以認為炎帝是一位鉆燧取火的圣人。今人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因此還主張,炎帝作火的神話到后世演化成燧人鉆燧取火的神話。
故事一:鉆木取火
傳說在一萬年前,生活在古昆侖山上的一個族群,族中的智者一日看到有鳥啄燧木時產生火苗,受此啟發發明了鉆木取火,這個族群也因此被稱為燧人氏族。鉆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在摩擦時,摩擦力較大會產生熱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會生出火來。
故事二:結繩記事
據古史記載,燧人氏不僅發明了“鉆木取火”,還發明了“結繩記事”,為禽獸命名,立傳教之臺,興交易之道。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后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里邊,后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在燧人氏以前,人們把所有的動物都叫作“蟲”。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故事三:燧皇建國
遠古時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世稱燧明國(不是真正的國家,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而已,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燧木,又叫火樹,屈盤萬頃,云霧出于其間。有鳥若鶚,用咀去啄燧木,發出火光。有位圣人,從中受到啟發,于是就折下燧枝鉆木取火,人們就把這位圣人稱為燧人氏。《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云霧出于中間。折枝相鉆,則火出矣。后世圣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鉆火,號燧人氏。”同書卷七八引《禮古文嘉》云:“燧人始鉆木取火……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棗杏之火”的傳說(見《藝文類聚》卷八七引《九州論》)。今河南商丘流傳有“燧人擊石取火”的神話。
其他相關傳說:
燧人弇茲氏是中華民族的創立者,他為后世子孫留下了十項重大發明,這十項發明是:
一距今約五萬年時發明了“鉆木取火”,繼而又發明“燧石取火”。二距今約四萬年時始作大山扶木紀歷,在昆侖山頂觀察天象以明天道,始為山川百物命名。
三距今約三萬年時弇茲氏織女發明搓繩技術,創立“結繩記事”,燧人氏以右樞天乙(天龍座a星)為北極星。
四距今約二萬年時燧人氏創立“氏族圖騰徽銘制”,始立姓氏為風。距今約二萬六千年時,燧人氏以太乙織女星(天琴座a星)為北極星。
五距今約一萬五千年時,燧人弇茲氏發明大山榑木太陽歷。
六距今約一萬四千八百年時,燧人弇茲氏發明《河圖》、《洛書》(柯約耶勞創《河圖》,柯諾耶勞創《洛書》)、星象歷,創造人類早期的符號文字。注:有些是后世托古之作品河圖洛書也不都是他發明的有的是后人為了尊崇他。
七距今約一萬二千年時,燧人氏發明“陶文”,創造“十天干”。
“十天干”使用的完全是上古符號文字,記錄于此,供讀者參考。
八距今約一萬一千年時,燧人氏創立八索準繩圭表紀歷。
九距今約一萬年時,燧人氏發現天綱、天紀、太極印與太極渦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約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總結天道大發現,建立遠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