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之禮起源于宮廷的坐姿,西周時期,正坐其實就是跪坐,也就是說,屁股壓在小腿肚上?,F在,一些日本人在嚴肅場合中也采用這種方式。

《周禮》中制訂出了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這是一種由坐姿轉化為拜姿的禮儀標準,主用于祭祀。這種拜姿比較自然,后來也不是針對君王一個人的,對長輩、對地位高的人,同樣都可以。

西漢初年,漢高祖手下有個叫叔孫通的博士,這個家伙人事關系以前在秦朝政府,后來跳槽項楚,又及時跳到漢朝,他向劉邦建議,沿用秦時的跪拜禮,彰顯帝王威嚴,獲得采納。自此,跪拜禮正式入駐皇廷,綿延至滿清。

一拜、再拜、三拜,到了明代,開始五拜三叩,到了滿清,開始三跪九叩。頭嗑的越來越多,脊梁越來越貼地,屁股再也享受不到小腿肚子的片刻溫存了。

為什么到了越到封建王朝的末期,這種向皇帝表忠心的姿勢卻越下賤?
皇權的過度集中和皇帝的絕對不自信是并生癰瘤,打斷了一代代生來挺直的脊梁。

燧人氏就是火神嗎?是燧人氏發明鉆木取火的嗎?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