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不聽忠臣勸,難免宮中受劍鋒。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十常侍把持朝政,結(jié)黨營私,禍國殃民。大將軍何進(jìn)為剿滅十常侍而請董卓進(jìn)宮,董卓和他的二十萬西涼軍入京,何進(jìn)卻不幸被張讓等人殺害,并且攜帶少帝和陳留王出逃,卻被董卓截住,共同回洛陽。

董卓入京之后,軍隊橫行街市,朝堂之上更是結(jié)黨營私,誅殺異己,大臣們都惶惶不可終日。董卓飛揚跋扈,常懷有廢少帝劉辯之意。為了自身利益,董卓終于按耐不住,廢掉少帝,擁立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然而漢獻(xiàn)帝繼位以后,少帝劉辯去哪了,下場如何,以下依據(jù)演義內(nèi)容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少帝劉辯去哪了。董卓廢掉劉辯之后,將弘農(nóng)王、帝妃唐氏,以及少帝劉辯全部囚禁在永安宮??蓱z少帝劉辯四月登基,九月就被廢。董卓因此被封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可以說光彩萬千,權(quán)傾朝野。朝中文武,莫不懼怕董卓。
而少帝劉辯和何太后,被囚禁在永安宮,天長日久,衣服也逐漸的稀缺,母子二人經(jīng)常以淚洗面。后來南唐后主李煜也感同身受,聲稱:此中日夕以眼淚洗面也。有一日,劉辯在宮中閑逛,偶然看到一對雙飛燕,于是隨機吟詩一首:
嫩草綠凝煙,裊裊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yuǎn)望碧云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劉辯在這首詩中,深深表達(dá)了自己對于自由的向往,憧憬著有一天,有一位忠義無雙的大英雄,把他從這牢籠中解救出來。然而董卓常使人探聽劉辯的消息,探子便把這首詩呈現(xiàn)給董卓,卓暗自竊喜: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

其次董卓令李儒殺少帝劉辯及何太后。董允獲得劉辯的詩句后,起了殺心,卻在出師無名的情況下,令李儒攜帶武士十余人,入宮弒殺劉辯。當(dāng)時劉辯正在與后妃在樓上,聽說李儒進(jìn)見,頓時驚慌失措。
見到劉辯后,李儒將鴆酒奉帝。少帝不解是何用意,李儒解釋道:春日融合,董相國特上壽酒。太后覺察到了事情異樣,便對李儒說,既然是壽酒,汝可先飲用。李儒勃然大怒:汝不飲耶?于是命令左右持短刀、白練上前,警告道:不飲壽酒,可領(lǐng)此二物。劉辯的唐妃突然哭訴說:妾愿意代帝飲酒,愿公存母子性命。李儒大聲呵斥道:你是何人?怎可代王死?

于是李儒舉酒給何太后,讓其先飲。太后大罵何進(jìn)無謀,引賊人董卓進(jìn)京,致使母子二人有今日之禍。李儒催逼劉辯飲酒,辯請求賦詩一首,作別太后。痛哭流涕,其詩曰:
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潘。為臣逼兮命不久,大事去兮空淚潸。
唐妃也賦詩一首曰:
黃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姬兮恨不隨。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異心中悲。

二人作詩之后,相互擁抱而哭泣,李儒斥責(zé)二人飲酒太慢,聲稱相國等待復(fù)命。太后大罵:董賊背主弒君,皇天不佑,汝等助紂為虐,必遭天譴。李儒勃然大怒,令武士將太后扯到樓下,用百練絞殺唐妃,用鴆酒毒殺少帝。之后李儒回報董卓,董卓于是命令將一干人等葬在城外??蓱z四百年大漢,奸臣當(dāng)?shù)溃俚勖呻y,真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