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三國時期,蜀國的第二任君主劉禪(被稱作阿斗)本身能力確實平平,真正的實權掌握在諸葛亮手中。在劉備臨終前,他托孤于諸葛亮時說過,如果劉禪有能力就讓他輔佐,如果他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自己成為蜀漢的主。然而,諸葛亮始終沒有取代劉禪。因為要越過劉禪去自立為蜀漢之主是篡位,而劉禪的能力無法讓他獲得支持,這是站不住腳的。

劉備托孤白帝城時,賦予了諸葛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使諸葛亮可以繼續執行劉備復興漢室的路線,而且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劉備復興漢室的理想是一致的。因此諸葛亮在獲取了蜀漢政權的實際決策權以后,基本上是可以排除外界干擾,專注于北伐大業的!既然如此,那么他又有何必要冒險頂著亂臣賊子的惡名,去奪取劉禪的皇帝寶座呢?

諸葛亮受劉備托孤,為維護自己“忠臣”形象,不便稱帝。蜀國國內反對諸葛亮的人較多,如果諸葛亮稱帝,蜀國會發生內亂,他也坐不了幾天位子。蜀國國力較弱,即使諸葛亮稱帝后“平叛”成功,蜀國國力也會嚴重削弱,同時也給魏國以出兵的口實。諸葛亮的荊州集團雖然很強大了,但是益州集團尚且有李嚴手握重兵、原從集團也有趙云,這些都不能不讓諸葛亮有所顧忌,即使是他二人后來死了,但是魏延和馬岱也是不能忽視的,這些人對蜀國忠誠這是無疑的,但是在那樣的大是大非前,應該就不會對諸葛亮也忠誠了,畢竟于公于私他們都不會選擇諸葛亮的。
退一萬步講,諸葛亮能擺平國內反對的聲音,成功登頂。孫吳曹丕不會白看著的。他們做了皇帝,更重視法理性,要不自己的小弟也學諸葛亮咋辦?所以諸葛亮敢廢劉禪,自己登基,必遭吳魏聯合打擊,干不好直接滅國,再逐鹿中原。所以諸葛亮從來都沒有機會取而代之。
上官婉兒有什么才能?她為什么能得到武則天的青睞?
? 上一篇
秦始皇開創的統一大業為什么只經歷了兩代就落幕了?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