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與凌統為什么不和?甘寧為何殺凌統的父親
簡單來說,甘寧做海盜時射殺了凌統之父,甘寧是凌統的殺父仇人。但后來甘寧在戰場上救了凌統,兩人最終冰釋前嫌。
甘寧,吳國大將。曾經于江中為盜,用蜀錦做船帆,腰懸銅鈴,路人聞鈴聲沒有不躲開的,故稱之為“錦帆賊”。少行俠仗義,讀諸子之文。先投劉表,劉表嫌甘寧出身江賊而不予以重用,便將甘寧托給黃祖,黃祖亦不予以重用。后孫權伐荊州,攻打江夏,黃祖屢戰屢敗,被凌操一路追殺,甘寧趕到,相距幾十步而一箭射死凌操,黃祖回軍掩殺。當時凌統只有15歲,在亂軍之中力戰敵軍爭奪凌操尸體而回。孫權見風色不利于東吳,收兵而回。
甘寧雖然立功救了黃祖,黃祖卻依然以江賊待甘寧,甘寧忿恨。甘寧好友蘇飛勸甘寧投降孫權,后經呂蒙引薦,投降孫權。
后來,孫權再度出兵江夏,甘寧一馬當先,殺死黃祖。但是凌操之子凌統,卻念殺父之仇,在慶功宴上欲殺甘寧,孫權勸阻:“此一時,彼一時。昔戰場則為敵,今同侍東吳則為兄弟。”甘寧拜謝,凌統恨恨而出。

后來凌統總是不忘殺甘寧,雪父仇。
在戰合肥時,因甘寧百騎劫曹營有功,凌統不服,專要找曹操麾下大將張遼單挑,張遼部將樂進出戰,戰到50回合,不分勝負。曹操趕到,令曹休放冷箭。曹休一箭射中凌統的馬,凌統被掀翻在地,樂進剛要殺凌統,東吳軍中有人一箭射中樂進面門,樂進帶傷而回。凌統回寨后,拜謝孫權,孫權曰:“放箭救你者,興霸(甘寧的字)也。”凌統跪拜甘寧,痛哭曰:“未曾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結為世交,再不為惡。
凌統人物簡介
凌統(189-237)字公績,三國時期吳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吳國名將。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凌操之子,官至偏將軍。十五歲的時候就拜為別部司馬,征伐江夏的時候,他作為前鋒。曾經與周瑜等在烏林將曹操打敗。升遷為校尉。凌統雖然在軍營中作了大官,但是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下屬也很禮貌,不貪財,重義氣,有國士之風。后從征合肥,魏將張遼突然趕到,凌統護衛孫權沖出重圍,將士死傷很多,凌統也受了重傷。不久死去。孫權很傷心。
當初,凌統和督官陳勤等人飲酒,陳勤剛勇欺人,凌統看不慣,就當面和陳勤爭論。陳勤就罵凌統,罵的很難聽,甚至罵凌統父親,凌統忍無可忍,拔刀砍傷陳勤,幾天之后,陳勤死去。后來攻城,凌統自言自語道:“不死不足以謝我罪啊。”于是激勵士兵,親冒矢石,他所攻打的那面城池,立刻被攻破,諸將趁機攻入城內,大獲全勝。回來之后,凌統自己綁好自己,送到司法處,孫權壯其果敢勇毅,讓他將功折罪,赦免了他。
依照《吳志》的記載,凌統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雖然官拜將軍,身在軍旅,卻能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具有國士之風。孫權對于凌統的愛重,也無出其右。據說,當他身逝之后,孫權曾把其子凌烈接進宮去養育,待如己子,而且還時時人前人后的稱呼凌烈為“此吾虎子也”。凌烈長大后也很爭氣,曾因建功而被封為長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門第,一時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