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朝滅亡,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承上啟下的大一統(tǒng)王朝,上一個類似的王朝是秦朝。兩個朝代有著許多極為相似的地方,比如都結(jié)束了幾百年的混亂局面,都是軍事力量強極一時,并且都是二世而亡。

因此,許多人將隋文帝楊堅與秦始皇相提并論,認為隋文帝也是“千古一帝”。
隋朝雖然只歷二世,但卻開創(chuàng)了兩個盛世,其一是開皇之治,這是隋文帝的功績,其二是大業(yè)盛世,這是隋煬帝在位時的事情。隋煬帝雖然暴,但卻并非一個完全無用的昏君,事實上他比許多皇帝都要做得好一些,只不過不幸的是,隋朝也是在他手上沒的。
隋朝如此強大,為什么會滅亡呢?其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先說說我們所熟知的一面,隋朝滅亡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隋煬帝暴政。
隋煬帝在位期間,做了許多功在千秋的事情,當(dāng)然,他不一定是出于做好事的目的,但結(jié)果的確是這樣。
隋煬帝當(dāng)上皇帝不久,就開始大興土木,建造東都洛陽,并遷都洛陽,其目的是為了掌控中原和江南的經(jīng)濟。
然而,他的這一行為也導(dǎo)致需要使用許多的人力和物力,每個月幾乎要使用近兩百萬的民夫,這樣一來無疑是加重了人民的負擔(dān)。
另外,他還開鑿大運河,開鑿馳道等等,讓本就負擔(dān)很重的人民更加雪上加霜。
大業(yè)八年到大業(yè)十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多次發(fā)動戰(zhàn)爭,致使勞民傷財,最終引發(fā)了隋末的農(nóng)民起義。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隋煬帝動了世家門閥的蛋糕,又沒有足夠的手腕去制衡。
隋朝的建立,是因為楊堅的篡位,他本身也是出自于世家門閥。待到隋朝建立之后,國內(nèi)的世家門閥勢力仍然非常強大。因此,隋朝的強大實際上只是表面上的強大,內(nèi)部卻是暗流涌動。
那時候的官場上,幾乎都被世家門閥給壟斷了,為了結(jié)束這種局面,隋朝拋棄了原有的九品中正制,而采用其他的選官方式,也就是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我們都很熟悉,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清朝結(jié)束,基本上都采用的是這種方式,人們可以通過讀書和考試來達到走上官場的目的。
這對整個國家而言,是有利的,但對于那些世家門閥而言,卻是恨之入骨。因為這樣一來,世家門閥無法壟斷官場,利益勢必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如此一來,原本支持楊家的那些世家貴族們,自然不會再支持他們,而是選擇反抗。最終代表貴族的李家崛起,取代了隋朝。
事實上,科舉制度對于社會而言是一種進步,但隋朝卻沒有強大的政治集團去維護這種制度。而唐朝就比隋朝要聰明得多,他們能夠平衡世家與百姓的關(guān)系,最終一步步蠶食,方才形成了穩(wěn)定的科舉制度。

結(jié)語
隋朝在中國歷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所做改革和一系列基礎(chǔ)建設(shè),都影響了后世一千多年。只不過步子邁的太大,一時沒能收住腳,最終被李淵撿了便宜。這樣看來,隋朝與秦朝是何其之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