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唐伯虎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唐伯虎: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其父讓他讀書求取功名,唐寅不負父望,十六歲中蘇州府試第一入癢讀書。
28歲時中南直隸鄉試第一,次年入京應戰會試。突發變故讓唐寅喪失進取心,從此游蕩江湖,埋沒于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影視劇里的唐伯虎,簡直就是個人生贏家:不折不扣的高富帥、娶了八個老婆,最后還點了秋香回家。
然而,真實的唐伯虎完全是這個版本的反義詞:被老婆拋棄、被體制排除在外、最后連三餐都吃不上的慘男。

唐伯虎(本名唐寅)并沒有出身在書香門第,他爸爸開了個小酒館。但是在那個年代,“士農工商”中的“商”是社會末流,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個富二代。
好在唐伯虎不是做生意的料,而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被稱為神童,過目不忘。16歲就考上了秀才,18歲找到真愛,有了小家庭。
但人生中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到了24歲這一本命年,唐伯虎好像踩到了什么狗屎運,開始一天過得比一天慘!先是父母去世,緊接著自己疼愛的妹妹也撒手人寰,這已經讓唐伯虎悲痛不已了。親人紛紛離去不久后,老婆又難產死了,家里基本就剩他一個人。

所幸的是, 在唐伯虎最無助的時候,當年相識于青樓的紅顏知己沈九娘來到了他的身邊。沒過多久,兩人成婚,開始以賣字畫為生。
當時有一個縣令新建了一個茅房,為了附庸風雅,特意請唐伯虎來為茅房寫副對聯。起初,唐伯虎是拒絕的,但縣令開出了50兩白銀的高價,此時窮的快揭不開鍋的唐伯虎只能無奈答應。
縣令見唐伯虎答應了此事,馬上好酒好菜的招待他,唐伯虎也沒客氣,大吃一頓后,提筆就寫:“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寫完后,在場之人無不拍手稱絕,縣令也非常滿意,立馬讓下人拿來50兩白銀。
古時候打仗,為什么會有人愿意當前排兵“送死”呢?
? 上一篇
王念孫與王引之父子二人,為什么能得到嘉慶的好感?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