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涌現(xiàn)了無數(shù)風(fēng)云人物,他們揚名立萬,名垂青史。然而,被譽為天縱奇才的人卻寥寥無幾。而唐寅,無疑是其中之一,更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如果你也對歷史感興趣,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他吧!
世人對唐伯虎的印象大抵脫離不了上個世紀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電影,即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唐伯虎才高八斗,妻妾成群,生活幸福美滿,令人艷羨。實際上,唐伯虎的真實人生絕不是這個樣子,唯一能共通的,可能便只有電影中唐伯虎灑脫不羈,輕狂放肆的人物性格與歷史上所記載有相似之處。
唐寅字伯虎,又自子畏,是家中老大。唐寅自小便聰明伶俐,才情外露,在十四歲時就得到了好友文徵明父親文林的賞識。十五歲,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蘇州州府學(xué)附生,四海驚之。
弘治元年,唐寅與他人生中第一個妻子成婚,這時的他,早已名揚天下的少年才子,意氣風(fēng)發(fā),傲骨奇書,世間無人能及??墒腔蛟S正是因為自己太過優(yōu)越的條件,唐寅恃才而嬌,本來就生性不羈放縱的他,還經(jīng)常游山玩水,尋花問柳,過得好生自在。
可是好景不長,弘治七年,是唐寅人生命運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這一年他的父母妻兒,妹妹,竟然相繼去世,不禁令人唏噓。至此,唐寅家道中落,方才決定潛心讀書,考取功名。
可是唐寅這個人,骨子里就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他放浪不羈,不拘一格,不把任何人事放在自己眼里。在弘治十年唐寅參加錄科考試的時候,唐寅與好友張靈宿妓尋歡,連日醉酒。而當(dāng)時的提學(xué)御史方志才對此類行徑向來深惡痛絕,認為這不是一個正人君子該有的樣子,于是唐寅名落孫山。好在當(dāng)時的蘇州知府和文徵明的父親文林等人為其求情,方才允與補考。
然而這樣由于性情而招惹的災(zāi)禍,唐寅絲毫未放在眼里。弘治十一年,唐寅中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可唐寅得了第一之后,行為舉止愈發(fā)輕狂,目中無人。好友文徵明也擔(dān)心唐寅過于驕縱,寫信告訴他:“我父親說"子畏之才宜發(fā)解,然其人輕浮,恐終無成;吾兒他日遠到,非所及也?!本瓦B一向欣賞和幫襯唐寅的文氏父子也這樣說了,且言語真誠懇切,但是,唐寅哪里聽得進去,反而寫了回信說道,我這人天生如此,你看我不順眼,就不要和我交朋友。這便是著名的《與文徵明書》。
文徵明像

弘治十二年,又發(fā)生一件改變唐伯虎命運軌跡的事,即徐經(jīng)科場舞弊案,又讓唐伯虎的人生到達了低谷。唐寅被人誣陷舞弊徇私,皇上知道后龍顏大怒,二人被各打了五十大板,終生取消考試資格,次年唐寅再被罷黜為浙藩小吏。可是唐寅哪里受過這種侮辱,他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任。
唐寅回鄉(xiāng)以后,妻子也瞧不起他,想將他拋棄,最終二人離婚。而在唐伯虎人生最悲慘的時候,蘇州名妓沈九娘走進了唐寅的生活。在唐伯虎與其妻子離婚以后,沈九娘與唐伯虎住在了一起。自古風(fēng)流愛君子,沈九娘也不例外,她被唐寅的風(fēng)流瀟灑和極高的才氣所吸引,為他甘愿一輩子做個家庭主婦。兩人還生了一個女兒,是唐伯虎這輩子留下的唯一血脈,取名桃笙。
就算唐寅落魄如此,在他返鄉(xiāng)后,身邊也總有人不想讓唐寅過得痛快,總有人暗中打壓他,唐寅此時也對生活失望萬分,頹靡無比,成日流連花間,縱情酒色。弘治十八年,唐寅在眾好友的幫助下修桃花庵,并在桃花庵居住期間,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乍一看來寫的是唐寅桃花庵中的美好生活,可是若你了解這個時期的唐伯虎,你就知道,這詩中所有的灑脫樂觀盡是對生活的失望和無奈。唐寅這個人啊,好強如此,就算生活命運將他捉弄到這個地步,他也依然還是逞強地說一句,“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p>
公元1512年冬至前夕,沈九娘也離開了唐寅,臨死前對唐寅說下了這樣一番催人淚下的話?!俺心悴粭墸易髂闫拮?,我本想盡我心力理好家務(wù),讓你專心于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又無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碧埔牶鬁I流不止,在九娘死后,他余生再也沒有娶妻,也不像之前是那樣在沉迷煙花之地,或許,是為報答九娘的深情吧。
1514年,當(dāng)時的王爺寧王邀他去自己府上任職,唐寅還以為這是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可是唐寅一到他府上,就覺得不對勁,哪里有王爺成天屯兵鑄器的啊!這是要造反,干的是殺頭的買賣啊!唐寅是狂,可是他不傻啊,他為了讓寧王放他走,便開始裝瘋賣傻,甚至脫光了衣服在墻上寫打油詩,撒尿到寧王王妃的裙子上,這樣折騰了許久,才終于讓寧王相信他瘋了 ,將他放回。果不其然,沒幾年寧王起兵謀反,被打得手都不能還那種。
話說唐寅回來后,算是終于對人生仕途這一些看開了,給自己取了個號,叫做六如居士,取一切皆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的意思,可見其內(nèi)心已經(jīng)看透紅塵。在唐寅人生最后的八年里,他晚境凄涼,常需要身邊朋友的接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友王寵,是當(dāng)時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唐王二人交情極深,王寵從來將唐伯虎視為知己,更是要求自己的兒子娶了唐寅的女兒,這可謂是唐寅晚年唯一的幸事。

嘉靖二年,時年54的唐寅,這位才華橫溢,坎坷一生的天才離開了人世,眾友集資將他埋葬,他只留下了一首絕筆。
他寫道,“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無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漂泊在異鄉(xiāng)?!痹瓉碓谒磥恚@一輩子只當(dāng)是在異鄉(xiāng)流浪。或許他本就是天上的謫仙,這人間,原本就配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