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董卓是歷史上有名的亂臣賊子,可以說是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王允設計成功鏟除了董卓之后,受到了世人的稱頌。然而,殘暴的董卓死了,王允則在不久后也去世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王允的那些事。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在家族的影響下,從小就立志要為國家、百姓作出應有的貢獻。后舉孝廉入仕,仕途中一直是一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的好官,贏得了不少百姓的稱贊。后來,朝廷局勢混亂,董卓挾天子實施暴政,讓百姓苦不堪言。王允身為司徒,表面上歸順董卓,私下經常秘密召集群臣,商議如何鏟除董卓,最后靠連環計成功除掉董卓。從這些事都可以看出王允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忠臣,但之后的發展卻讓人有些意外。
首先,董卓雖然死了,但外戚和宦官斗爭仍在繼續,各地的起義還是不斷涌現。王允是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自然受到了朝廷的嘉賞和人民的稱贊。但是,本來憂國憂民的王司徒卻開始有些居功自傲了,畢竟連董卓這樣的強敵都能被他除掉,還有什么能威脅到他呢?之后每當群臣聚會,王允不再像以前那樣和大家共商大計,而是正襟危坐,一副目中無人的表情。同時,擁護他的人也越來越少。
這時,王允還是很有威望的,但之后王允又做了一件錯事,那就是殺了蔡邕。蔡邕曾是董卓的舊臣,因為感嘆董卓之死而被問罪。按理說蔡邕罪不至死,他也是個有才學的人,而且許多大臣都在為他求情。但掌控大權的王允根本聽不進去,最終導致蔡邕死于牢中。按理說,奸臣剛除,董卓舊部還在,應該安撫軍心,穩定局勢才是上策。但他居功自傲,殺了蔡邕,之后又要處置董卓的涼州部隊。李傕、郭汜看到蔡邕的下場,決定拼死一搏起兵攻打長安,要求殺掉王允。呂布不敵,兵敗出逃時要帶上他,被王允拒絕了。最終,王允向漢獻帝行完君臣之禮后,毅然走下城樓,被亂軍當場處決,終年五十六歲,是非忠奸,只留后人評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