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關羽的流亡,無論是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都有記載,都說他是因為吃了官司才不得不流落江湖。但在此之前,我們該怎么了解關羽呢?
據說,關羽很喜歡讀《左氏春秋》這本書。在那個年代,能夠讀得起書的人至少也得是一個小康之家,而在漢朝,文武不分家,幾乎每個有些門第的家庭都要求子弟們學文習武。即使關羽出身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漢朝的農民也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每年農閑時還會被組織起來進行武裝訓練。

關羽與張飛,一個亡命徒,一個地方小豪強,平日除了武藝之外自然也會有一些“營生”。這些營生不為正史所記,《三國演義》對此進行了虛構,讓關羽賣棗、張飛殺豬,其實都是一個頗合常理的推測,尤其是關羽,就如同《東邪西毒》中所說的,功夫好也是要吃飯的。不過,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賣棗殺豬顯然也不是兩人的真正職業。張飛稱自己“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關羽自稱“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五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一個是地方一霸,一個是江湖游俠,放在《水滸傳》中也相當于晁蓋、李逵一般的人物

張飛和關羽加入劉備后,隨劉備參加了一系列的戰斗,兩人顯然在剛剛加入劉備時,劉備也只是普通對待,可能是在三人的并肩作戰中,劉備發現兩人有些能力,至少武功不錯,然后劉備就張飛和關羽二人越走越近。
廖化真的是能力平庸嗎?歷史的真相如何?
? 上一篇
三國的六位“揚威將軍”,他們分別是誰呢?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