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楊玉環為什么會在馬嵬驛兵變中香消玉殞?禁軍為什么不放過她?

  楊國忠是楊貴妃的族兄,同時也是唐代宰相。然而,在馬嵬坡之變中,禁軍卻殺害了楊國忠。人們不免要問:既然楊國忠已經死了,為什么禁軍還要對楊貴妃下手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揭曉相關內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楊國忠與楊貴妃是一黨的,哥哥楊國忠被殺掉了,如果留下楊貴妃,禁軍們也擔心日后遭到楊貴妃的報復。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禁軍們才堅持一定要殺死楊貴妃。

  另外,當時的很多人,也都堅持認為,唐朝之所以會變成那個樣子,確實是因為楊貴妃的原因,所以單純想讓她死。

  要想說明白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楊國忠本名楊釗,早年是一個沒什么正事的混混,親戚們都十分瞧不起他。眼見自己年齡一天比一天增長,他覺得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必須要找個事情做。于是后來,楊國忠就選擇了從軍。當兵這份工作,倒是很適合楊國忠,后來因為在工作上表現突出,被封為新都縣尉。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楊國忠的一生,最多也就只能混到中層官員這個級別,根本不可能成為唐朝的宰相。

  但是,世事往往就是那么奇妙。

  公元745年,楊國忠的堂妹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這事對于楊國忠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楊玉環原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后來被唐玄宗搶走,做了自己的妃子。入宮之后,楊玉環越發得寵,終于在745年這一年,被封為了貴妃。

  因為唐玄宗中后期始終沒有立后,所以身為貴妃的楊玉環,地位便等同于皇后。

  楊玉環做了貴妃之后,楊釗便開始巴結自己這個堂妹,給堂妹送禮物。楊玉環倒也沒有讓他失望,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說他的好話。所以不久之后,楊釗就被調回了長安,擔任右金吾衛兵曹參軍。

  自此,楊釗在長安站住了腳。

  回到長安之后,楊釗像是一下子開竅了一樣。對內繼續巴結楊玉環,讓楊玉環幫他說好話;在朝堂上巴結權貴,八面玲瓏,得到大家的喜愛。在唐玄宗面前,楊釗更是極盡諂媚之能,小心侍奉唐玄宗。

  事實證明,這樣的人,人品或許不咋地,但升官一般都不慢。短短一年之內,楊國忠歷任監察御史、度支員外郎等職務。僅僅一年之后,楊釗便已經在朝堂上徹底崛起,成為一位朝堂新貴。

  在此之后,楊釗給自己改了個名字,改成了楊國忠。

  要說起楊國忠這個名字,背后還真是有些故事。楊釗因為他的名字當中有金刀二字,感覺不太吉利,怕唐玄宗知道后,會覺得自己有謀逆之心。于是他請求唐玄宗給自己改個名,來表示自己對于朝廷的忠誠。不久后,唐玄宗賜名國忠,至此以后,楊國忠這個名字,便取代了他原來的名字楊釗。

  從這件事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楊國忠鉆營的本事,真是強到家了。連名字這種東西,都能爭取到唐玄宗的歡心,也難怪他會迅速升官了。

  公元752年,宰相李林甫去世,唐玄宗下令,讓楊國忠做了新一代宰相,成為了大唐的新一代權臣。

  掌權之后的楊國忠,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奸臣本色。

  楊國忠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在選拔官員的時候,不問能力,只算年頭和資歷。年頭多和資歷長的,只要是官位上有空缺的就可以接任。誰向他效忠投效,誰就能升官。這種法子,或許對于權力斗爭很有幫助,但對于國事就是一場大災難了。在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唐朝官員的質量嚴重的下降,為后來唐朝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除了楊國忠禍害朝政之外,他的那個堂妹楊玉環,同樣也沒少禍害唐朝。當然,楊玉環禍害的,主要局限于后宮之內,順便多花點錢。要說起來這其實也不算個事,但是后來,大家群情激奮的時候,既然不能把過錯推到唐玄宗頭上,自然就只能拉楊玉環出來背鍋了。

  但實際上,唐朝接下來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其實根本賴不到楊玉環頭上。

  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當時唐朝的制度出了問題。

  因為當時唐朝的地盤實在太大,為了降低軍費,方便對外打仗,李隆基不得不改組軍制,建立軍鎮,賦予邊軍將領全方位的權力。從軍權到財權、政權,都一股腦地交給了邊軍將領。而且因為當時唐朝人承平已久,很多人都不愛打仗,所以邊軍將領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

  這要是還不出事的話,那才是壞事呢!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安祿山發動叛亂后,打出的口號就是討伐楊國忠。除了需要一個實際的口號之外,也是因為安祿山一直和楊國忠有私人矛盾。因為楊國忠在當上宰相之后,安祿山根本不服他,于是楊國忠經常在唐玄宗的面前,說安祿山有謀反之心。

  一次兩次無所謂,時間長了,唐玄宗自然也難免會起疑心。安祿山為了自己的性命和野心,自然不會等唐玄宗先下手除掉他,所以只能先下手為強,發動了叛亂。隨著安祿山起兵,所到之處基本上勢如破竹。因為當時唐朝的國策,是將最精銳的軍隊,部署在國家外圍,國內基本上就是一片空虛。再加上安祿山所統領的,正是唐朝邊軍中最精銳的一部分,而且占到了唐朝邊軍的一半以上。所以叛亂開始之后,安祿山很快就一路拿下河北、山東、山西等地,進逼關中。

  面對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唐玄宗先是派出了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前去抵抗,然后又因為猜忌殺了他們。殺了高、封二人之后,唐玄宗改派老將哥舒翰,率軍前往潼關抵擋安祿山叛軍。哥舒翰老成持重,到了潼關之后,堅守不出。而另一位唐朝名將郭子儀,又率領軍隊,從山西方向,偷襲安祿山的老窩,想要將安祿山的地盤,徹底攔腰斬斷。

  此時的安祿山,處于腹背受敵的局面,看起來似乎已經蹦跶不了多久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楊國忠又跳出來搞事情了。

  哥舒翰這位老將,同樣和楊國忠處于對立面。楊國忠很擔心手握重兵的哥舒翰,在解決了安祿山之后,帶著軍隊揮師返回長安,直接干掉他,所以便再次在唐玄宗面前,說哥舒翰拒不出戰,可能也有謀反之心。

  唐玄宗此時其實也很擔心,因為國家最后一點精銳,都掌握在哥舒翰手上。如果哥舒翰這時候和安祿山達成了協議,兩人聯手一擊的話,唐朝瞬間就要改朝換代了。所以,唐玄宗隨即下令,讓哥舒翰出關迎戰。

  哥舒翰得到命令之后,自己也沒辦法,只能出關迎敵。然后,一戰失敗,二十萬精銳唐軍,一朝喪盡。

  此戰之后,哥舒翰雖然逃回了潼關,但很快,麾下將領就發動了兵變,投降了安祿山。

  自此,潼關被安祿山攻陷。關中徹底門戶大開,原本只局限于華北地區的安史之亂,就此殃及全國。

  在聽說潼關被攻破了之后,唐玄宗知道長安已經危在旦夕,所以決定逃到蜀地避難。離開長安后,大軍一路走到了馬嵬驛。由于長時間的長途跋涉,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上當時的天氣炎熱,禁軍開始人心浮動。

  就在此時,禁軍將領陳玄禮和太子李亨聯手發動了兵變。他們認為,此次叛變楊國忠是罪魁禍首,楊國忠死有余辜。所以陳玄禮煽動麾下將士,殺掉楊國忠。楊國忠死后,他的妻子和兒子也都被殺死了。

  但是,楊國忠的死,依然沒有平息大家的怒火。

  干掉楊國忠以后,將士們為了防止楊貴妃以后報仇,于是他們請求唐玄宗將楊貴妃殺死。將士們一方面是怕楊貴妃以后報仇,另一方面也是真的恨楊貴妃。覺得國家到了這個地步,都是她害的。那些普通士兵,自然看不出制度上存在的問題,又不能懲治皇帝,所以只能將這個鍋扔到楊貴妃頭上了。

  對于禁軍將士們的這個要求,唐玄宗一開始并不同意,但在將士們的不斷逼迫之下,唐玄宗為了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最終只能含淚將楊貴妃處死。

  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馬嵬驛兵變,看上去只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實際上其實是太子李亨和禁軍方面,策劃的一場關于權利的斗爭。李亨和楊家處于對立狀態,如果不趁這個機會處死楊家兄妹,李亨未來想要掌權,就會很難。而發動了馬嵬驛兵變之后,李亨就徹底掌握了大權。自此之后,李隆基繼續前往蜀地避難,而李亨則徹底掌握了大權,前往靈寶去收拾安祿山的叛軍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