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關羽北伐中原,試圖奪取曹操的襄樊之地。當時的關羽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將,其兵峰讓鎮守襄樊的曹仁無法抵擋。如果您對此感興趣,請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曹操不得已之下只有派遣于禁前往救援,可是于禁的運氣很不好,居然碰上了大雨。最終關羽利用天氣方面的優勢“水淹七軍”,一下子讓曹操集團又一次遭受了重創。
然而關羽北伐中原卻并未顧及到后方,此時孫權和曹操聯盟趁機偷襲了垂涎已久的荊州之地,關羽被迫退往麥城,后來慘遭殺害。
關羽被殺之前曾經特地去找上庸的劉封,想要劉封出兵求救,因為劉封當時距離關羽最近,可惜的是劉封聽了孟達的話,沒有及時的救下關羽,最終這一點成為了劉封之后被殺的原因。
后來劉備知道了關羽被殺的消息非常震怒,直接將劉封處于極刑祭奠關羽,那么劉封被殺真的是因為關羽嗎?
劉封雖然姓劉,可是他并非是劉備的親生兒子,劉備早年間在外顛沛流離哪來的時間生兒子?因此在寇家莊的時候劉備就認了一個干兒子,這個就是劉封。
當時劉備已經40歲了,沒有繼承人,因此在迫不得已之下收養劉封為義子,其目的也很明顯,為將來做打算,百年之后將自己的基業傳位給劉封。
事實上,對于這個義子劉備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劉封雖然不像關羽、張飛那樣堪稱“萬人敵”,可是在當時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他在戰場上經常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如果劉備一直沒有兒子的話,那么劉封將來無疑是最合格的繼承人,不過就在建安十二年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這一年阿斗降生,如何處理劉封成為了劉備的難題。
當然,這個矛盾在一開始并沒有爆發,阿斗剛降生的時候劉備還是對劉封很好,可是隨著劉禪的逐漸成長,那么劉封的地位就比較尷尬了。
按道理他是劉備的長子,本來繼承人的位置應該給他,可是他偏偏又不是劉備親子;如果僅僅是這點還不足以要他的命,可是問題在于劉封這個人能力也比較強,當時阿斗又過于年幼,性格也比較的懦弱,因此阿斗自身是肯定鎮不住劉封的,而這一點則成為了劉封的必死的原因。
所以僅憑這一點那么劉封是必死的,假設關羽沒死或者劉封主動去救關羽的話,那么這個駱駝絕不會被壓垮,可是偏偏是關羽被殺,荊州失守,而孟達更是反叛了,這幾點足以成為劉封被殺的理由了。
當時孟達在逃到魏國之前,特地要求劉封和他一起逃,劉封不干,而孟達則對劉封說了一句很有先進性的話:你和漢中王不是親骨肉,卻有著威重的權位勢力,又不算君臣,卻處于高位。
是啊,劉封如此處理和劉備之間的關系才應該是最要緊的,假設當時劉封聽從孟達的話或許就能夠逃過一死。
他本身是劉備義子,可是卻又不是親生的,他是劉備的臣子的話也不盡然,這種尷尬的境地甚至威脅到了劉禪的地位,因此劉封的死就注定了,而關羽之死是一個導火索。
也正是因為劉封的身份和性子擺在這,因此諸葛亮就擔心的是劉封“剛猛,移世之后終難制御”,劉備在世尚能壓制劉封,劉備一旦去世,憑他的身份和地位以及阿斗的懦弱肯定是駕馭不了劉封的,而諸葛亮本人對這個人也比較頭疼,因此便出言提醒劉備。

最終劉備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毅然決然的決定處死這個義子,其罪名就是不救關羽以及欺凌孟達,而當時駐守上庸的孟達也因為向劉封進言也在株連之內。
面對劉備的屠刀,孟達本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態度向劉封說明了情況,要求他和直接一起逃亡魏國,可惜的是劉封不聽,最終天子震怒,荊州之戰后,蜀漢又損失了一員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