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謀士的最高評價莫過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边@句話是由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的,其中“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則是指龐統(tǒng)。這兩位謀士名聲在外,都有著超凡的智慧和獨特的謀略技巧,其實他們來自同門。如果你對此感興趣,可以跟著小編往下看。

那么臥龍和鳳雛的師傅究竟是誰呢?竟然能夠教出如此厲害的兩名學(xué)生。相傳此人名叫龐德公,是一名歸隱山林之人,但卻頗有才能有觀天地局勢的眼界。龐德公和天下謀士都有著很好的交情,與水鏡先生也私交甚好。諸葛亮、龐統(tǒng)、司馬徽這三人的稱號就是龐德公取的。
諸葛亮在求學(xué)之時,每次見到龐德公都會跪在他的床前聆聽教誨,諸葛亮最精通的奇門遁甲便師承于他。那這么厲害的人物,如果出山入仕幫助任何一個國家,三國的歷史是不是就改寫了呢?當(dāng)然,這并不會真的發(fā)生。首先龐德公志不在朝堂之上,而在山水之間。

當(dāng)時劉表多次親自邀請他出山幫助自己,都被龐德公拒絕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孫生活在爾虞我詐之中,他明白入了朝堂再如何都是兇險萬分的。龐德公更希望在山水之間為子孫耕種一片安居樂業(yè)的家業(yè)。其次呢,龐德公一直深居山林之中,雖然一直對于天下大勢有所判斷和了解。
但從未出山的他,能否真正的在實戰(zhàn)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還是個未知數(shù)。相比于其他的謀士,龐德公其實更適合當(dāng)一名謀士的培養(yǎng)者,他許多的理論和知識都可以支撐他教育好的學(xué)生,若是踏入仕途反而不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