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晚清時期“反清復明”的組織有哪些?各組織之間是否有聯系?

  你真的了解晚清時期“反清復明”的組織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說到白蓮教,小刀會教,捻軍教,紅燈照,義和團其實都是晚清的一些組織,那么有的人問了,這么組織那么誰更加厲害一些呢?如果要做一個排名的話,他們都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怎么回事吧!

  要對這清末五大民間組織做排名,首先要弄清楚這些組織的由來和相互關系。

  從發展規模、隸屬關系和影響力來講,排名是捻軍、白蓮教、義和團、小刀會、紅燈照。

  1、捻軍

  捻軍是爆發在太平天國革命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起義口號是: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19世紀初開始活動于皖、魯、豫一帶。所謂“捻”,即農村迎神賽會時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

  他們活動分散,每一股稱為一捻,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不過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數越多,“居者為民,出者為捻”,多是一些生路艱難的農民群眾。

  1855年七、八月間,張可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布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總旗之下有“大旗”,是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大旗設大旗頭,稱“趟主”、大旗之下還有“小旗”,是最基層的組織。這種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把處于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起來。從此,這支力量成為北方反清武裝的主力。

  捻軍的斗爭自1853年開始,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陜等10個省區,從者幾十萬,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體現了中國人民英勇戰斗的革命精神。

  2、白蓮教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

  在元、明兩代,白蓮教曾多次組織農民起義。流傳到清初,又發展成為反清秘密組織,雖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鎮壓,但到了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大起義已發展成嘉慶年間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

  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前后持續了九年零四個月,最早參加者多為白蓮教徒。參加的人數多達幾十萬,起義爆發于四川、湖北、陜西邊境地區,斗爭區域遍及湖北、四川、陜西、河南、甘肅五省,甚至還波及到湖南省的龍山縣。

  白蓮教起義軍在歷時9年多的戰斗中,占據或攻破清朝府、州、縣、廳、衛等204個,抗擊了清政府從全國16個省征調的兵力,殲滅了大量清軍,清政府為鎮壓起義耗費白銀2億兩,相當于當時清政府5年的財政收入,從此,清王朝從所謂“康乾盛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財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沒落的深淵。

  綜觀白蓮教,其于發展過程中,名稱迭經變遷,支庶繁衍,名目百出,而各派之教義、組織、儀規、活動方式仍多相似,故可統稱為白蓮教。明、清至民國,派數估計在百種以上。如明代有紅陽、凈空、無為、西大乘,清代至民國有弘陽、混元、收元、老官齋、龍華、八卦、天理、一貫道、義和團、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等支派。

  3、義和團

  義和團是晚清時期的民間團體組織,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秘密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事變”,從某種意義上是自19世紀4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出現的各種矛盾的一次總爆發。

  義和團的成分極為復雜,既有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也有部分官軍、富紳甚至王公貴族,后期也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優隸卒,幾乎無人不團”使得義和團的組織極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擊敵人。

  義和團運動以慈禧太后親下”罪己詔“和《辛丑條約》的簽訂而告終。

  義和團的組織結構為:義和團按照八卦方位分為八門(團),如“乾字門(團)”、“巽字門(團)”等。門下又設總壇,總壇下設壇口,首領一般稱大師兄。

  此外,義和團還有“紅燈照”、“藍燈照”、“黑燈照”(寡婦組成)、花燈照(妓女組成)等婦女組織。

  4、小刀會

  小刀會是清朝的一個民間秘密組織,清代民間秘密結社,天地會支派,乾隆年間創立于福建。

  1850年(道光三十年)閩籍華僑陳慶真在廈門重建。會員以小刀為標記,故名小刀會。

  成員多為農民、手工業者、水手、搬運工、城市游民,間有工商業主加入。

  承襲“反清復明”口號,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舉義旗攻占嘉定。7日,劉麗川和原小刀會福建幫首領陳阿林等在上海起義,占領縣城。隨即,從上海﹑嘉定分別出發,接連攻占寶山﹑南匯﹑川沙﹑青浦四縣,成立小刀會政權。初用“大明國”國號,旋即改稱太平天國,由劉麗川上書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領導。

  1853年9月22日,清軍陷嘉定,周立春被俘犧牲,其女周秀英和徐耀率領部分起義軍轉入上海。至月底,周圍各縣相繼失陷。起義軍在上海堅守抗敵,曾宣布豁免三年賦稅錢糧,并鑄造貨幣,發展商業,保證糧食供應,打擊高利貸,得到上海人民的擁護。

  1854年12月14日,法國艦隊司令辣厄爾向小刀會宣戰。1855年1月6日,法艦隊司令辣厄爾率領法軍與清軍配合,用炮轟開城墻,清軍攻進縣城,史稱“北門之戰”。

  1855年2月17日,小刀會彈盡糧絕,劉麗川率眾突圍,次日到虹橋附近力戰,被江蘇提督虎嵩林殺死;周秀英﹑徐耀等相繼犧牲。一部分余部逃往鎮江加入太平天國;陳阿林突圍逃出后,搭船到香港,后轉南洋經商。其它突圍殘部流散各地,繼續參加反清斗爭。上海小刀會起義至此即告失敗。

  5、紅燈照

  紅燈照,是義和團在天津獨有的一種專收女性的拳會,一作紅燈罩,是義和團運動中的女性組織之一。一般說法是她們全身穿著紅色裝束,手提紅燈籠,故稱作紅燈照。

  紅燈照做為義和團的一個組織,是以壇為基層單位,分屬于八卦八個團(總壇),團員互相以師姐、師妹稱呼,首領稱作大師姐、二師姐…等,在天津的紅燈照,首領為黃蓮圣母、二仙姑。女性組織的發展以天津城最發達,并以這為中心在周邊地區發展。

  1900年7月14日,天津淪陷,清軍倉皇逃竄,義和團奮起拼殺,紅燈照決絕地響應了義和團扶清滅洋的號召,黃蓮圣母林黑兒率領手下三千姐妹在天津積極應戰,對抗八國聯軍,盡管她們的武器裝備落后,但信念讓她們頑強抗擊列強。在法國人畢耶爾洛諦所著《撕裂北京那一年》中記載:“正當義和團抵擋不住的時候,增援了一支兩千余人穿紅衣女子,用手中的冷兵器對聯軍進行攻擊”。

  后來腐敗的清政府與洋人夾擊義和團,義和團與紅燈照失敗,林黑兒與其妹藏身到一條船上,被洋人捕捉,但林黑兒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痛罵洋人。

  隨后洋人把她們姐妹二人關押在總督衙門中,受盡侮辱蹂躪,并作為戰利品,關在籠子里供人觀賞,當作玩物。

  據說林黑兒后來被洋人帶回了西方,死后被制成了標本;也有的說林黑兒從魔掌中逃脫,到了山東隱姓埋名了。無論真實到底是什么?我們都應尊重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女性。

  紅燈照,是中國近代史上不能忘記的大事件,那面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旗幟,開啟了女性解放的先河。

  通過以上各組織的簡介,我們可以得知這五個民間組織之間關系既相對獨立又有隸屬性和混雜性。

  白蓮教支派為紅陽教,紅陽教支派為八卦教,八卦教分支離卦,離卦支派為義和團,而紅燈照為義和團的下屬組織。

  所以,從其發展規模、隸屬關系和影響力來做個排名的話,應該是:捻軍、白蓮教、義和團、小刀會、紅燈照。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