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群體,即魏蜀吳三國武將中有許多降將。例如,在蜀漢武將中,王平、姜維、夏侯霸等人都是曹魏的降將。再比如東吳將領中,太史慈和甘寧這兩位猛將,就是降將出身。關羽的下屬傅士仁和麋芳也在襄樊之戰后歸降了東吳。當然,同樣的降將,有些降將在投靠其他主人之后,并沒有平步青云,甚至可以說是跌入谷底。

例如,于禁這位降將,在襄樊之戰中歸降了關羽。回到曹魏后,于禁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羞辱,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相對負面的評價。相應地,在三國時期,也有不少武將成為降將,反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對此,在筆者看來,就以下六位武將而言,無疑是三國時期較為成功的降將。在這六位降將中,有一位最終官到將軍,也就是武將之首,這無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一、張遼
首先,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曹魏名將,聶一后人,漢末三國時期。東漢末年,張遼擔任雁門縣官。先后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后,張遼屬曹操。對張遼來說,在跟隨呂布諸侯期間,與曹操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然而,對于才華橫溢的張遼來說,曹操不顧過去的嫌疑,不斷重用。

當然,對于張遼來說,他并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和期望。建安20年(215年),在合肥之戰中,張遼率領800名士兵沖擊東吳10萬軍隊,一直沖向孫權主教練,使東吳軍隊戰敗失敗。帶領追兵,打破孫權、甘寧、凌統等人,幾乎活捉孫權。張遼在這場戰役中威震江東。 “張遼止哭”成了流傳千古的典故。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感染后,孫權仍然非常害怕。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打破吳將呂范。同年,病逝于江都,死于剛侯。張遼去世后,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評價,如唐宋追封的武廟名將中,張遼都有一席之地。
二、張合
和張遼一樣,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張合也是降將出身。張合(?-二三十一年,字易,河間郡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魏國名將漢末三國時期。東漢末年,張合屬于袁紹后,打破公孫贊,遷寧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后投降曹操,授偏將軍。官渡之戰歸降曹操后,武將張合跟隨曹操攻占河北,跟隨張遼定淮南,跟隨夏侯元平涼州,跟隨曹操奪取漢中,屢建戰功。20年(215年)結束時,建安進攻巴西郡,遷徙到漢中,被蜀將張飛擊敗。接任蕩寇將軍。
曹丕稱帝后,張合遷左將軍,受封縣侯,跟隨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并與夏侯尚圍攻江陵。兩年(228年),太和轉為右將軍,與曹真抵抗諸葛亮,在街亭之戰中打破蜀馬蘇,迫使諸葛亮返回漢中,遷往西車騎將軍。在這方面,在我看來,從官職來看,張和是曹魏五子良將中最高的。他的騎兵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于將軍和將軍,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的權重。當然,張合在結局上比不上張遼,也就是說,他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局。太和五年(231年),被司馬懿逼領兵擊蜀軍,追到木門,中箭死亡,死于壯侯。
三、姜維
蜀漢陣營也有不少降將。其中,就姜維而言,因為官到蜀國將軍,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縣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天水功曹江之子。姜維原本是魏國的官員。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姜維被懷疑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后,姜維開始嶄露頭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維被后主劉禪崇拜為將軍,成為蜀漢武將之首,繼續北伐。
對姜維而言,北伐中原多次,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相互勝負。公元262年,將軍姜維為了躲避黃皓的迫害,前往疊中屯田避禍。景耀七年(263年),魏國伐蜀,姜維擺脫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鐘會進軍。鄧艾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姜維志存光復,假意投降,勾結鐘會反叛,事敗被殺。對此,在筆者看來,姜維作為一名降將,雖然取得了一人以下、一萬人以上的官職。然而,姜維的結局無疑是荒涼的。當然,這也是他令人欽佩的地方。
四、馬超
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陜西興平),漢伏波將軍馬援后人,馬騰兒子,少年成名,曹操多次征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東漢末年,馬超和劉備等人一樣,也曾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建安16年(211年),在曹操的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抵抗曹操,曾對曹操構成極大威脅,但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退出,然后聚集部隊再次攻占隴上諸郡,失敗后依附漢中張璐。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迫使益州牧劉璋放棄抵抗。因此,馬超在剛剛歸降劉備的時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漢中戰爭結束后,馬超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建立后,馬超官到將軍、將軍、侯。張武二年(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溯為威侯。
五、黃忠
黃忠原本是劉表下的中郎將軍,后來回到劉備身邊,幫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元,拜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第二年,黃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后為剛侯。在我看來,在劉表的指揮下,黃忠只能說是一個無名的將軍。但在歸降劉備后,黃忠大器晚成,最終成為與關羽、張飛、馬超、趙云同名的武將。
六、甘寧
最后,甘寧(??—215年?220年?疑惑),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沖將軍。東漢末年,甘寧先后跟隨劉章、劉表等主公,雖然勇敢,卻沒有得到施展才華的大舞臺。甘寧率部投奔孫權十三年(208年),開始建功立業。對甘寧這位降將來說,曾率百余人夜襲曹營,斬獲數十首。逍遙津之戰中,他保護孫權蹴馬趨津,死里逃生。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