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國圣人,很多人都可以說幾個,比如文圣孔子、武圣關羽、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詩圣杜甫等等。別的就不說了。中國歷代武將那么多,關羽也不是最厲害的。他為什么是武圣?
首先,這個武圣一定要武力高強。一個沒有綁雞力量的將軍,雖然可以帶兵打仗,但不能成為武圣。比如南北朝的白袍將軍陳慶之,武力不強,病了,但帶兵很厲害。當時大家都說:“名師不要自監,千軍萬馬避白袍”,但因為自己的原因,即使帶兵很厲害,也不能成為“武圣”的候選人。
然而,武圣不能是一個武力高但頭腦簡單的魯莽人。既然他是圣人,他就必須有文化。雖然像徐諸、典韋這樣的人在三國時期也很會打架,被稱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他們只是保鏢。他們不會提出建議,不會制定戰略,不會在千里之外取得決定性勝利,也不會成為“武圣”的候選人。

而且,既然是圣人,道德上一定沒有瑕疵。這排除了呂布、白起、韓世忠等人。呂布是個“三姓奴隸”,連當時的人都看不起他。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殺人太多,與“止戈為武”的仁義精神不符。雖然韓世忠是一位著名的抗金運動員,但他對下屬很苛刻,侮辱了下屬的妻子。
最后,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武術圣人,你必須在戰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就,這讓趙云遺憾地退出了“武術圣人”的競爭。雖然趙云武力高,懂戰略,道德高尚,忠誠,但他一生中很少獨自帶領軍隊作戰,經常作為諸葛亮戰略的執行者出現。即使他獨自帶領軍隊贏得了戰爭,他也沒有代表性。

結合這幾點,關羽最符合條件。他戰斗力高,溫酒斬華雄,斬顏良文丑,史書說他“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首還,眾人不敢擋”,過五關斬六將更是名副其實。他也懂策略,有知識,經常夜讀《春秋》。他道德完美,為了保全嫂子而投降,但約三章,“降漢不降曹”,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有兄弟消息,立即封金掛印投靠。最后,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與曹魏作戰時,他淹沒了七軍,斬殺了龐德,活捉了“五子好將軍”中的于禁,遙控了中原海盜,強迫曹魏當時的中心徐都,迫使曹操幾乎遷都。
事實上,后人岳飛也符合武圣的條件,但當他出現時,人們已經開始傳播關羽的事跡。關羽先入為主,穩定了“武圣”的形象。否則,岳飛和關羽真的有一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