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

作者: 魏晉    劉楨
【贈從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zèng cóng dì 】 【贈從弟】
tíng tíng shān shàng sōng ,sè sè gǔ zhōng fēng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
fēng shēng yī hé shèng ,sōng zhī yī hé jìn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bīng shuāng zhèng cǎn qī ,zhōng suì cháng duān zhèng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qǐ bú lí níng hán ?sōng bǎi yǒu běn xìng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作者: 劉楨

簡介 詩詞 劉楨

劉楨(180―217),字公干,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東漢名士、詩人。他的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于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后人以其與曹植并舉,稱為“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于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于比喻。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譯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注釋

亭亭山上松,瑟(sè)瑟谷中風。

亭亭:高聳的樣子。
瑟瑟:形容寒風的聲音。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一何:多么。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慘凄:凜冽、嚴酷。

豈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凝寒:遭受嚴寒。
罹,遭受。
從弟:堂弟。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賞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的詩剛勁挺拔,卓犖不凡。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贈從弟》共三首,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稱于世。

  《贈從弟》(其二)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觀描寫為主,三四兩句則加強了抒情的氛圍。而且在似乎不相關的松和風之間沖突頓起,令聽者心驚,觀者顏開。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沖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第三句詩順接第二句,第四句呼應首句,章法綿密,展開有序。

  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顯出環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出來。

  最后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

  全詩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復詠歌,卻不平板單調。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不重在工筆細描,而以層層深入事物的內核見長。

  這 首詩名為“贈從弟”,但無一語道及兄弟情誼。我們讀來卻頗覺情深誼長,而且能同詩人心心相印。這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樹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 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但一旦詩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樹木、風霜雷電,與自然界中某些同人類相通的特征一撞擊,便會爆發出動人的火花。 這種象征手法的運用,劉楨之前有屈原的桔頌,劉楨之后,則更是屢見不鮮,且形成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征之一。

  劉楨如果直接抒寫內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勵從弟。全詩關于兄弟情誼雖“不著一字”,但味外之旨卻更耐人品嘗。

譯賞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相關推薦

  • 劉楨
  • 詠物
  • 古詩三百首
  • 初中古詩
  • 言志
  • 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