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大全
-
劉備伐吳為什么要御駕親征?因無合適替代人選
皇帝帶兵出征被稱為“御駕親征”,但這樣的情況并不常見。原因很簡單,皇帝親自出征會引起巨大的動靜。因此,皇帝通常坐鎮京城遠程指揮,除非國家生死存亡,一般情況下不會親
-
順治廢后原因:順治為何如此痛恨自己的表妹皇后
導讀:雖然說順治帝制定出了管理太監的辦法,但事實上,他的后宮生活讓他感到很糾結。他與女人的性愛并不缺少,但卻缺少了與女人的情愛。 順治帝親政后,盡管歲數還不算大
-
劉邦成就大事業的終極手段:廣交朋友積累人脈
在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樣的驚險情節:沛縣縣令想殺劉邦,但劉邦沒聽蕭何的逃之夭夭,而是略施小計將沛縣縣令給殺了,并奪回沛縣。用現在的話說,這是劉邦
-
柳宗元的朋友圈:為朋友情誼和劉禹錫交換職位
一生摯友劉禹錫 劉禹錫是柳宗元一生不相離棄的摯友,他們年青時相識,同一年中科舉,同在御史臺為官共事,后來又一起因參加永貞革新遭貶,一直到柳宗元死,他們始終書信往
-
城門立木:為什么一根木頭能夠推動秦國的崛起?
公元前359年,秦國國都雍城南門豎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就在這根木頭立下的那一刻,中國歷史上許多事件的伏筆已經悄無聲息地埋在了雍城那歷經風霜、堅實厚重的肥沃黃土之中。
-
前秦的國運由一個人決定:丞相王猛和前秦的興衰
公元280年,西晉結束了漢末以來近一百年的戰亂分裂,統一了全國。然而,天下太平的日子僅僅持續了11年,華夏大地上接連發生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導致華北地區人口在
-
三朝元老劉曄:為什么會成為曲意逢迎的老滑頭?
在《三國演義》里,劉曄可以說是一個很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果不是鐵桿兒的“三國迷”,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記得他的名字。 事實上,在號稱“謀臣如云”的曹魏集團中,他也的確沒
-
管仲策劃下的齊國崛起:周朝王室成為絕佳道具
在列國并峙、征戰不休的春秋時代,管仲不僅以卓越的軍事才能令齊國兵強馬壯,更以極其出色的手腕發動“貨幣戰爭”,起到了內安百姓,外伐諸侯的作用。 齊桓公曾經問管仲說
-
孝文帝的法制改革:北魏開始以法律規范治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499年)親政后,推行漢化改革。他先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
-
滿清王朝最后一次秘密立儲背后:為何是咸豐稱帝
咸豐帝(1831-1861年),愛新覺羅·奕詝,道光皇帝第四子,生母孝全皇后,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繼承大統稱皇帝,時年20歲。在位11年,生子二人,生女一人。咸豐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