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現了嚴重的倭患記載。據說乙卯年,倭賊從浙江嚴衢經過饒州,歷經徽州、寧國、太平來到南京,總共只有72人。南京的軍隊與他們對峙,殺死了兩位總指揮,而士兵的傷亡卻達到了八九百人。
令人驚訝的是,這72個倭寇居然沒有一個人死亡,他們闖到了南京,而南京的13個城門都緊閉起來。更讓人遺憾的是,相傳當天這72人“宿于板橋一農家,都喝醉了沉沉地睡著了。”《金陵瑣事》感嘆道:如果當時有人能探查到他們的底細,并派遣官兵過去,就能輕松地將他們全部殺死。這個故事非常精彩,是由周暉所寫的。他一生從未追求功名,隱居在門西花露崗附近的尚白齋,但卻博學多才,深受當地人的贊譽。
網絡配圖
南京大學教授夏維中介紹,當時周暉與當時的南京名人如焦?(狀元,官至南京國子監司業等職,著名史學家)、朱之蕃(狀元、官至禮部侍郎,著名書畫家)、顧起元(探花,官至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著名史學家)等,都是好朋友。而且這些名人對毫無官職的周暉卻贊賞有佳。顧起元,就稱贊周暉為著名詩文家、史學家、書畫家盛時泰之后南京的“隱士之杰”。
夏維中說,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周暉從其稿本《尚白齋客談》中精選相關內容,編成了《金陵瑣事》四卷,后來又編成了續編、再續編各四卷。3套書都是記述明初以來南京掌故,上涉國朝典故、名人佳話,下及街談巷議、民風瑣聞。內容廣泛,可信度比較高,有的如海瑞事跡、倭寇犯南京等皆可補正史、方志沒寫到的地方。史料價值極高,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學者的高度重視。
網絡配圖
海瑞死時只有俸銀八兩、舊衣數件
晚清學者薛福成說,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清官,他會投四個人的票:漢代的汲黯、唐代的宋?、宋代的包拯和明代的海瑞。海瑞一生,經歷了明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從任小官知縣開始,就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
? ?得到提升后,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一路”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并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網絡配圖
海瑞死在南京官衙的屋子里時,身邊只有一個廣東的同鄉。《金陵瑣事》記載,當時,海瑞已官至辯明冤枉、為皇帝提督各道的右僉都御使(相當于監察特使),同鄉到他家檢查清點俸祿,竹籠中竟只有“俸銀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而已”。最終,海瑞辦喪事的費用都得朋友們湊份子,可見他的確是窮,窮得讓人肅然起敬。窮,是清官最好的名片。像海瑞這樣“不怕死,不愛錢,不結黨”的都御史,又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