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出生在北周時期,那時社會動蕩不安。他住在太白山上的一個村子里,那個地方盛產各種草藥藥材。由于小時候身體不好,孫思邈立志要研究醫藥學。他經常進山采藥,并親手制作各種草藥藥材。有時候,他還親自嘗試使用這些草藥,驗證它們的酸甜苦辣咸味道、功效和藥用價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對醫術精益求精,發現許多新的療法,在學術史上都是重要的發現和突破。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人,相傳,從前有一個病人,得了尿潴留病,不能正常排泄,孫思邈看病人痛苦煎熬的樣子,也是十分的焦急,一時之間卻也沒有別的辦法,正好看見旁邊的孩子拿著蔥管在玩兒,孫思邈受到了啟發,于是決定用這個方法試一試,然后自己用嘴對著蔥管吹了起來。果然,在他的努力下,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癟了下去,恢復了正常。從這件事兒就可以看出,孫思邈為人聰慧,又十分的重視醫德,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得了什么病,都一律一視同仁。
還有一件人盡皆是的小故事,說是孫思邈到長安一帶行醫,在途中遇到喪禮,卻見棺材中不停的滴著血,孫思邈過去一問,原來是孕婦難產,一尸兩命。孫思邈覺得不正常,開棺一看,那孕婦果然流著血。孫思邈當即拿出針灸,產婦完全蘇醒過來,后來又生了孩子,母子平安。長安的人們一看,紛紛贊揚孫思邈醫術高超,是“起死回生”的神醫。?
孫思邈怎么死的
孫思邈死因不詳是歷史上的一大憾事,跟據歷史準確的記載,孫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歲,葬在故里孫原村孫氏祖墳?! ?/p>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小的時候就體弱多病,但是為人卻是極為聰明早慧,通曉諸子百家,被人譽作“神童”。從前隱居在太白上中,對醫學上的民間藥方和經驗十分重視,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研究醫學,對醫德特別重視,提出不同年齡性別的人要分別治療,特別是兒童和婦女要特別注意,是張仲景過后研究中醫中藥比較全面的人。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范放在了第一卷這樣重要的位置來說明。他本人更是以德養身,以德養性的杰出人物。
出生于西魏時期(541-682)的孫思邈出生時間也是有好幾種說法,有的人說他活了90多歲,有人說他活了102歲,還有說法稱141歲或者165歲,雖然具體的年齡已經無法探究,但是他確實是個百歲老人,長壽之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卒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那么孫思邈到底是如何去世的呢?
關于孫思邈的死亡,史書上只給了四個字——無疾而終。還有的野史上也說孫思邈最后得道升仙,長生不老,當然這也都只是猜測,具體的真實情況至今為止并沒有任何記載和說明,歷史上偉大而著名的人物,孫思邈死因不詳。?
孫思邈傳人
孫繼光,又名檀林,是藥王孫思邈的的第36代傳人,據說這個人很低調,在文、武和醫學上都有很大的造詣,人稱三絕。但是他卻是從來不顯山露水,平時也是甘于寂寞,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很少知道孫思邈的傳人竟然是這樣一個奇人?! ?/p>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后來1995年發生了楊小霞事件,中西醫很多的醫生都對這個怪病一籌莫展,始終沒有辦法解決治愈,就在這個時候,檀林終于現世。不過也只是拋出了一篇萬言醫學論文,就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據分析,檀林身為孫思邈的弟子,在醫德方面也繼承了孫思邈的思想,為了救助楊小霞,也為了維護傳統醫學的聲譽,檀林這才出現,不過當問題得到解決時,他卻再次選擇了隱居。
孫思邈的醫德主張“無欲無求”,一視同仁,而檀林的做法和孫思邈的理論不謀而合,能夠完整的繼承先人前輩的經驗理論,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同時檀林還是《藥王新篇》的作者,他結合孫氏祖傳的秘方和先人流傳下來的典籍,揉合了自己的經驗理論,經過了20多年的時間,終于完成。其內容相當的廣泛,除了繼承孫思邈的醫術,此文中涉及了醫學,養生,鍛煉,針灸術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檀林還在這次的書籍里,整理和記錄了2000多個祖傳的秘方,這一行動,為當代的中醫醫學,和養生學中的許多難題得到了破解和依據,是中醫醫學史上的又一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