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留有規模不一的陵墓,著名的有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清東陵等。然而,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
古代皇帝對陵墓非常重視,他們奉行“事死如生”的喪葬理念,因此很多帝王從登基那天開始,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修建歷時53年,動用了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那么,為什么元朝的皇帝們不建任何地上陵寢呢?
網絡配圖
其實,他們不是沒建,而是建在地下,人們至今沒有發現而已。元朝的喪葬習俗與漢族有明顯的不同:薄葬簡喪。因為他們是游牧民族,居無定所,所以不像漢族人那樣會找個固定地點,建個十年八年的再下葬。元朝皇帝的喪儀采用的是蒙古族典型的土中深葬方式。
網絡配圖
元朝皇帝死后,僅用兩片木板將尸體包裹其中,然后挖個深坑,把棺木埋入坑中,且派三千護陵部隊將下葬處戒嚴起來(“沿途見人,皆殺之殉”),然后趕來馬群,在下葬的皇陵上面往來踐踏,將高出地表的土堆踩平,戒嚴部隊繼續把守皇陵,直至皇陵上面長出青草,一點也看不出皇陵的痕跡時,才撤走部隊,為了防止走漏風聲,途中將他們集中處死。
網絡配圖
那么,元帝的后人如果祭奠先皇呢?元人發明了一種“母駝識途法”,在皇陵之上,當著母駝的面,將它的孩子——小駱駝殺死。等到祭奠皇陵時,就把那頭母駝牽來,母駝駐足哀鳴之地,便是皇陵所在。它與漢族古代著名的歷史典故“老馬識途”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一旦母駝死去,當年送葬之人又故去,那么這招便不靈了,久之,自然也就無人找到皇陵的確切位置。這便是元朝皇陵無從尋覓的原因。
屈原為何投江而死?屈原的死與楚懷王有何關系
? 上一篇
深海古城:到底是誰毀滅了亞特蘭蒂斯文明?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