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萬歷的懶惰是出了名的,這哥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記錄,長達28年沒有上朝。這讓人很疑惑,按照我們所學(xué)的歷史觀,一個國家沒有了領(lǐng)導(dǎo),別說了28年了,就一天,國家都會亂,那28年最高領(lǐng)導(dǎo)都不上朝,那國家豈不早亡了,但是,偏偏,明朝就沒滅亡,反而是亡在精明能干的崇禎手里。但是真正的萬歷皇帝大家真的了解嗎?其實萬歷皇帝一生功勞也有挺多,但是為什么不上朝這也是令人費解的地方。
網(wǎng)絡(luò)配圖
萬歷十歲繼位,當(dāng)時的內(nèi)閣首輔大臣是張居正,對于萬歷來說,張居正跟他的父親一樣,在他當(dāng)皇帝的前十年,張居正對他是盡心的輔佐,十年之間,在張居正的輔佐下,明神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的局面,使得明朝成為了當(dāng)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張居正死后,萬歷是是又悲又喜,悲的是失去了張居正,他不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誰還能幫他治理天下,喜的是他終于能走出張居正的陰影,不要再看張居正的臉色來行事,終于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皇帝。
網(wǎng)絡(luò)配圖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頗講言論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們可以放開了提意見,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后宮瑣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盡管說來,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君主不愿背上“昏君”、“殺諫官”的罵名,實在氣極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頓而已。敢于罵皇上,直接罵,毫不留情地罵,在中國歷史上以明朝最為突出。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仁上《酒色財氣四箴疏》,幾乎就是對萬歷帝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把萬歷帝描繪成一個好色、貪婪、殘暴、昏庸、無能、懶惰……總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無是處的皇帝。但萬歷帝最后給他的處分不過是革職為民。這以后,給萬歷帝上書進行無端謾罵的官員更是絡(luò)繹不絕,萬歷帝選擇了沉默,選擇了躲避。
網(wǎng)絡(luò)配圖
1958年,郭沫若帶領(lǐng)一大幫子考古隊,打開了萬歷的定陵,在打開萬歷的棺槨之后,清楚的看到萬歷皇帝的右腿比左腿要短,并且右腿看上去呈現(xiàn)很痛苦的蜷曲狀,這就說明了,萬歷皇帝不上朝,是因為他天生就是個殘疾人,28年不上朝,有他自身的原因,這也總算是為他還了一個公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