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個非常有趣好玩的活動,那就是參觀博物館。博物館中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物品,例如一百年前的農業工具或一千年前的名家字畫,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在這些物品中最令人肅穆驚嘆的就是那些碩大的化石了。它們身體巨大無比,讓人仿佛能想象出恐龍兩億年前在世界上無可匹敵的樣子。
科學家們已經推測出它們很有可能是因為一顆隕石撞向地球而消失。但是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找到這顆隕石的相撞點具體在地球的哪個地方呢?

首先,科學家們認為恐龍消失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一顆隕石碰撞地球,這并不完全意味著在那時確實有一顆隕石撞到地球上。這個原因是否正確還有待于以后發掘出的更加有價值的古物來證實。當然大家也不需要灰心,在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當代,證實它絕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而且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極可能正確的一顆隕石相撞地點。

那么,究竟哪個國家的哪個地點已經被科學家們當作最有可能正確的地點呢?據科學家們考察勘探,位于墨西哥半島,名為奇克蘇魯布的地區是最有可能的當年那顆隕石撞擊地球的地點了。

這個地區面積廣闊,其內部有一個十分巨大的凹陷,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凹陷極有可能就是在那個時代將那個龐大族群覆滅的那顆隕石留下的。大家是否認可這一觀點?大家大可在將來有機會時,前往那里旅游一趟,順便游覽和探索一下這個凹陷。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提出地球上另一個也有可能是那顆隕石撞擊點的地點。它同樣位于墨西哥,科學家們表示位于墨西哥灣附近的水域是第二可能的隕石落地點。

因為通過觀察發現,那里的一邊的形狀是極規則的圓形,而一些科學家認為,隕石在降落地球時,小部分擦碰陸地,大部分落入海中,雖然當時產生了一個凹陷,但接著翻涌的水回流,從而將凹陷灌滿,因而用普通的方式看不到這個凹陷。
不管是哪一說法,最終真相只有一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就會憑著高超的技術明了這一問題,大家如果有濃厚的興趣,更可以親臨其境一探究竟,相信這個過程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