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準備了一篇關于歷史上最后一個劊子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劊子手在漢語中是這樣解釋的,也稱行刑者,是古代對于從事直接處決犯人的職業的人的一種稱呼。劊子手也可以用來當作罵人"卑劣"的意思。劊子手是古代特有的職業,幾千年封建社會劊子手這種職業一直都有,清朝滅亡之后逐漸消失。我國古代判決罪犯死刑往往采用砍頭這種刑罰,血腥殘忍的斬首只能由專業的劊子手完成。現代社會這種酷刑被取消后,改為槍斃或者注射,劊子手這種職業也相應消失了。

劊子手在古代是一個相當神秘的職業,因為經常和死人打交道。大家都很忌諱這個行業,劊子手的職業生涯非常短暫,砍夠99個人就不能繼續砍下去了。否則會有報應,這是祖師爺留下的規矩,不敢有人打破。但是清朝最后一名劊子手鄧海生卻干了一輩子砍頭的劊子手,他也犯了劊子手職業的大忌,一生累計砍頭超過300人。主要是因為清朝后期劊子手越來越難找,很多人不愿從事這項殘忍至極的工作,所以鄧海生不得不干了一輩子。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劊子手,首先刀法是第一關,練好高超的刀法得有師傅教授和訓練,練到合格才能走上刑場去砍頭。前期訓練刀法都是拿些冬瓜、南瓜等來練習,許多人沒有這方面的潛質,一生都練不好刀法,所以淘汰率是很高的,經過訓練刀法不夠好,意味干不了這行。鄧海生能干一輩子劊子手足以看出他的刀法高超。

最后能勝任劊子手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的,一旦走上刑場開始砍頭,工資待遇是非常高的,行刑一名犯人鄧海生能收入4個大洋。當年4個大洋相當于平常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在當時絕對是高收入,這僅僅是官府給他們的工資待遇,還有一些灰色收入是不予公開的,因為古代有個說法,人死留個全尸,有的囚犯家人為了能讓犯人留全尸,都會偷偷給劊子手一些好處,希望他們快刀斬首犯人不痛苦,同時還希望砍頭后頭能連皮,意味著人還是全尸。這對鄧海生這種手法高超的劊子手來說,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清朝滅亡后鄧海生直接失業了。他一輩子也賺了不少錢,因為從事的這項職業太過血腥,在人們眼里很晦氣,所以親戚朋友沒人愿意和他有交往,更沒有女人愿意嫁給他,鄧海生失業后自知殺人太多作孽太多,渴望積德行善來贖罪,愿意出家當和尚寺廟都不敢收他,作為歷史上最后一名劊子手的鄧海生也終其一生未娶,更沒有兒女,以致絕后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