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不知道:在古代,屠夫也經(jīng)常是多才多藝的人呢!小編將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一起往下看吧~
若問歷史上什么職業(yè)最冷血,屠夫絕對算其中之一。屠夫,顧名思義,宰殺牲畜或整理牲畜肉淮備出售的人。屠夫天天宰殺牲畜,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讓人望而生畏,因此我們常常稱之為冷面屠夫。

在古代,屠夫不僅冷面,地位還十分卑賤。孟子很早就說過“君子遠庖廚”,君子應有不忍之心,遠離宰殺禽獸的地方。統(tǒng)治者素來以仁政自居,對于屠宰見血之事也是頗有微詞的。在這種背景下,屠夫的地位是不高的,甚至統(tǒng)治者還將他們等同商人,充滿歧視的味道。

盡管卑賤而又冷血,但作為一種職業(yè),屠夫之中是不排除優(yōu)秀人才存在的。翻閱史書,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英雄人物最初出身就是屠夫,而他們后來卻干出了彪炳史冊的大事,甚至還幫助英雄人物成就了帝業(yè)。
商末周初人姜子牙出世時,家道中落,不得已干起了宰牛賣肉的行當。歷史文獻中這樣記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棘津”。當然,太公最后成為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并成為西周的開國元勛,成就不可謂不高。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幾位非常有名的刺客也都干過屠夫。吳國堂邑人專諸,出身屠戶,長得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后經(jīng)伍子胥舉薦,跟隨公子光。公子光密謀殺吳王僚,專諸以進獻為名,將匕首于魚腹之中,當場刺殺吳王僚。戰(zhàn)國軹邑深井里人聶政,也是屠夫出身,后來為報答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進入韓都,并伺機刺殺韓國相國俠累。因怕連累家人,聶政自殺而亡。

荊軻刺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荊軻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事敗被殺。他的好朋友高漸離為了給他復仇,往筑里灌鉛,并借為秦王擊筑之機,意圖砸死親王,無奈事情敗露,高漸離被殺。高漸離人仗義,而且筑擊的好,但鮮有人知,高漸離原來也是一個屠夫。
再往后,屠夫中出過的牛人就更多了。比如,西漢開國元勛、著名軍事統(tǒng)帥樊噲,很多人對他在鴻門宴中的表現(xiàn)印象深刻,樊噲早期的職業(yè)就是屠夫。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出身屠夫,但此人有膽無謀,獨攬大權(quán),縱遭殺身之禍。當然,這是后話,我們暫不細談。
說起屠夫,猛張飛不能不提。在演義小說里,張飛早年以屠宰為業(yè),是名副其實的屠夫。但他這個屠夫比較厲害,生意做的比較大,屬于地方豪強之列。

在兩漢的歷史上,屠夫扮演重要角色,以至于后來有人感嘆“古販繒屠狗之夫,俱足助成帝業(yè)。”此言不虛。在古代,確切地說在亂世紛爭的年代屠夫為何更容易脫穎而出,建功立業(yè)呢?
其實,這不僅僅是偶然現(xiàn)象,綜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古代尤其是戰(zhàn)亂時期,人們普遍營養(yǎng)不良,屠夫整天與肉為伍,身體素質(zhì)已然凌駕常人之上,很多屠夫身材魁梧、外形粗獷,讓人望而生畏。這種人在亂世是很有市場的。二是屠宰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shù)活。所謂技術(shù),宰殺牲畜講究快準狠,一刀斃命。屠夫們據(jù)此練就了一身殺人的本事,換言之他們的武力是異于常人的。三是屠夫雖然地位卑賤,但經(jīng)濟并不差,甚至還是地方豪強。比如,張飛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jié)交天下豪杰。這種人骨子里反抗意識很強,一旦逢到亂世,便會率先起事。

當然,有了這里往往還不夠,有些人依靠出身屠夫的優(yōu)勢,后天又不斷學習總結(jié),乃至出世時很快出人頭地,建功立業(yè)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