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清朝滅亡后還有那么多的賠款 這些欠下的債又是怎么處理的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清朝的債,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清政府亡了,民國政府仍在付,從1902年到1938年,斷斷續續支付了37年,累計支付白銀6.64億,扣除列強退回的賠款,實際支付白銀5.76億兩,占庚子賠款總數的58%!

  辛丑條約的簽訂

  1900年(農歷庚子年),義和團運動爆發。

  義和團的口號是“扶清滅洋”,幫助清政府抵抗西方侵略,慈禧老妖婆聽說義和團刀槍不入,聞言大喜,想利用義和團跟西方列強開戰,一雪前恥,于是壯著膽子向列強宣戰,結果毫無懸念,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倉皇西逃,史稱“八國聯軍侵華”。

  但西方列強不想滅了清政府,清政府也不想亡國,最后雙方達成協議,清政府被人打得屁滾尿流,損失慘重,還要向列強求和,于1901年(農歷辛丑年)簽訂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后議定書》,即《辛丑條約》。

  庚子賠款的總額

  《辛丑條約》是近代賠款最多的條約,條約規定,中國總共需要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列強,,史稱“庚子賠款”。

  清政府此前的賠款已經把財政收入賠得清潔溜溜,打死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不過列強還是很仗義的,他們允許清政府分期付款,從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還清。

  當然,分期付款是有條件的,一是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二是年息4%;三是使用關稅償還。

  這樣連本帶息一算,“庚子賠款”總賠款數額是9億8千萬兩白銀!

  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當時中國人口約4.5億,每人交2兩銀子,就能一次性還清——但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說全國14億人口,每人捐出1塊錢,就是14億人民幣。

  庚子賠款的分配

  “庚子賠款”的對象有十四個國家,包括俄、德、法、英、美、日、意、奧“八國主力”,以及趁火打劫的比、荷、西、葡、瑞典、挪威六個“受害國”,除日本、美國兩個新興的歐洲外列強,其他都是老牌歐洲列強。

  “庚子賠款”基本根據各個國家出兵數量和“損失金額”核定:

  俄國最多,占28.97%,“北極熊”不僅大肆侵吞我國土地,對賠款也是獅子大開口;德國次之,占20.02%;法國再次,占15.75%;英國第四,占11.25%;日本第五,占7.73%;美國第六,占7.32%;意大利第七,占5.91%;比利時最少,占1.89%。

  庚子賠款的償付

  《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不敢不執行,盡力支付列強賠款,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任人宰割的“肥羊”,但后來隨著形勢變化,賠款也出現新變化。

  1909年,在中國駐美公使梁誠的據理力爭下,美國承認自己得到的庚子賠款存在“浮溢”,也就是多收了不該收的賠款,美國國會同意將“浮溢”部分退回中國,但不是直接返回現金,而是充作“留美學習基金”,由清政府選派人才赴美學習進修,號稱為中國培養人才。著名的清華大學前身“清華學校”,就是使用這筆基金創辦的。

  不過在當時,只有美國一個國家退回了部分賠款,其他國家沒有行動。

  1912年,溥儀退位,清政府滅亡。

  按理說,新成立的民國政府與實行帝制的清政府有天壤之別,不應該承認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當時的民國政府不夠強大,很大程度甚至依賴西方列強才能維持在國內的統治,因此繼承了尚未賠償完畢的“庚子賠款”,至少還要賠償28年!

  但人算不如天算,形勢后來又發生了新變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協約國試圖拉攏中國參戰,打擊德國、奧匈帝國在遠東的勢力,中國趁機提出延緩十年支付庚子賠款,得到日本、意大利、俄國的同意。

  1917年,中國對德國、奧匈帝國宣戰,自然停止支付庚子賠款;一戰結束后,德國、奧匈帝國戰敗,都不得不宣布放棄庚子賠款。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成立蘇維埃政權,中國停止支付庚子賠款;1924年,中俄簽訂協議,蘇維埃政府聲明放棄尚未支付的庚子賠款。

  1925年,法國、日本、英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也都先后聲明退回庚子賠款余額。

  1939年,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出通告,宣稱停止支付庚子賠款。

  列強退回庚子賠款,大多都以充作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經費的名義,并由中外各國聯合成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支配,而不是直接將真金白銀推給中國,允許自由支配。不過考慮到當時國內混亂的政治形勢,這種“定向使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現代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那么,中國究竟向列強支付了多少賠款呢?

  據史料統計,從1902年到1938年這37年間,中國支付庚子賠款累計達白銀6.64億,扣除列強退回的款項,實際支付的賠款數額為5.76億兩,約占庚子賠款總數的58%。

  列強退款的意圖

  需要強調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先后退還部分庚子賠款,定向用于教育文化事業,并非只是單純出于人道主義精神,為中國培養秀才人才,而是基于各自的利益考慮。

  隨著中國國內革命的爆發和及清政府的滅亡,列強發現以前那種野蠻暴力的侵略已經過時,無法攫取更多利益,于是他們改“武裝侵略”+“經濟剝奪”為“文化滲透”+“思想控制”,通過鼓勵中國青年赴西方留學,接受西式教育,培養未來中國的精英階層。

  這些赴西方留學的年輕人,受西方思想影響,一旦返回國內,自然成為列強在中國國內的代言人,有助于他們在華攫取更多利益。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說服羅斯福總統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給中國,用于選派赴美留學生經費時,說過一段赤裸裸的話:

  “哪一個國家能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而在精神和商業上影響中國,進而得到巨大收益。”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美國差一點就成功了,但還好沒有成功。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新中國宣布廢除以往政府簽訂的全部不平等條約,強勢向世界宣告:西方列強在東方海岸線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開始真正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