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秦始皇死后,胡亥繼位,趙高是被冤枉的嗎?

  你真的了解沙丘之變的故事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眾所周知,秦始皇長子扶蘇一直以來都是被大家惋惜的對象,因為他性格仁厚,且被認為是秦始皇的繼承人。然而,在秦始皇死后,胡亥趙高一行人矯詔搶走了皇位,并賜死扶蘇。

  而胡亥坐上皇位之后,昏庸無道,與趙高一起將天下治理得混亂不堪。最終不堪重負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秦朝便在這浩大的農民起義大潮中覆滅了。甚至有人可惜,如果當初是扶蘇繼位,或許秦朝就不會亡。

  但是,這一切的猜想的依據,僅僅就只是《史記》一家之言。當然,不是說《史記》不權威,只是在關于這段歷史的記載中,司馬遷更多的只是像在講故事,并沒有依據。因為“沙丘之變”既然是密謀,司馬遷又是如何知曉趙高他們是矯詔呢?

  所以,這僅僅只是司馬遷的一個猜測而已。而同樣,趙高胡亥等人沒有矯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比如在前些年出土的北大竹簡《趙正書》一篇中,關于沙丘之變的記載,就和《史記》大相徑庭。按照里面的記載,傳位于胡亥,是經過秦始皇首肯的,所以并不存在矯詔篡位一說。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后?!蓖踉唬骸翱伞!薄囤w正書》

  當然,《趙正書》同樣是孤證,并沒有更多的史料佐證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們并不能以此去推翻司馬遷的論點。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按照這個觀點,去提出質疑,并加以論證。而無論是邏輯層面還是史料依據,都可以說明秦始皇當年選擇的繼承人是胡亥而不是扶蘇。

  如果細讀歷史上關于扶蘇的記載,其實你可以發現,秦始皇不選他做繼承人,其實是符合邏輯的。

  首先,扶蘇雖然身為長子,但是并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他是嫡子,因為歷史上并沒有秦始皇立后的記載。況且,秦國也沒有所謂嫡長子繼位的傳統,所以,嫡長子繼位這一條其實行不通。其次,從扶蘇的名字來看,他似乎并不是秦始皇中意的繼承人。

  扶蘇一詞,出自《詩經》: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p>

  按照《詩經》注解,這個“扶蘇”其實就是灌木叢的意思。

  “扶蘇、扶胥,小木也。”——《毛詩注疏》

  你很難想象,初為人父的秦始皇,居然會給兒子取這樣一個名字,這么也該是喬松這樣的大樹啊。而且如果結合整首詩你會發現,其表達的是所見非人這么一個意思,這很可能是在意指扶蘇并不該來到這個世上。

  至于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扶蘇的母親。雖然歷史上并沒有關于扶蘇母親的確切記載,但依據一些蛛絲馬跡,我們可以推斷,扶蘇的母親應該是楚國人。

  首先秦楚聯姻,由來已久,秦始皇的后宮有楚國公主并不奇怪。而且扶蘇在楚地的聲望頗高,當初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就是打著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打項燕的旗號可以理解,畢竟都是楚國人,但扯起公子扶蘇的大旗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歷史上,楚國為秦國所滅,所以楚人對秦國本就有仇怨。他們為何要去吹捧一個秦國的公子呢?除非扶蘇有著楚國血脈,得到了楚國人的認同。

  而這就意味著,扶蘇的母親是楚國人。而從扶蘇的長子身份來看,其出生時,秦始皇應該還沒有稱帝,甚至于還沒有親政。

  所以,他母親應該是秦國和楚國政治聯姻的犧牲者。同樣,沒有親政的秦始皇,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在華陽太后或者呂不韋的主持下,與扶蘇的母親結合。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秦始皇或許是不喜歡這位楚國女子,進而也就連帶著討厭扶蘇,這才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當然,僅從名字角度來解讀秦始皇對扶蘇的態度,未免有些片面。所以,我們還需要更有力的論據。而扶蘇被派往長城監軍,其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證據。

  按照《史記》記載,扶蘇因為與秦始皇政見不合,數次上諫的緣故,被派往上郡監軍。

  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蒙恬為將。

  許多人將其認為是秦始皇對于扶蘇的磨練,有意幫助其積累軍功,并與蒙恬這樣的未來將星搞好關系。

  但請注意,扶蘇是去“監軍”,而不是領兵。所謂監軍的任務,并不是打仗。他是需要監督蒙恬,所以二人的關系其實是處在一個對立面。扶蘇在監視蒙恬的同時,蒙恬也在監視他。

  再者,如果扶蘇是秦始皇理想的繼承人,他磨練的地方應該是朝堂之上,跟著秦始皇一切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并和咸陽的王公貴族們搞好關系。而不是去往邊疆,遠離政治中心。-相較之下,胡亥卻是一直跟在秦始皇身邊,所謂近水樓臺,就從二人所處的位置來看,胡亥是繼承人的可能性確實要大一點。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扶蘇被派往邊疆,其實是秦始皇的有意疏遠,使其遠離政治中心,降低其影響力。為胡亥日后繼承皇位,做好鋪墊。

  甚至于這也可以解釋,扶蘇當初接到秦始皇賜死詔書,為何沒有懷疑真假就自盡了。因為那確實是真的,扶蘇知道父親要殺他。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對于秦始皇來說,扶蘇雖然是他長子,但卻與他政見不同,還身有楚國血脈,而且聲望頗高。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他要將其發配邊疆,讓蒙恬看管。而秦始皇臨死前,傳位給胡亥,也考慮到了扶蘇的影響。當初自己在時,自然不必擔心遠在長城的扶蘇。但是如今自己不在了,年輕的胡亥繼位之后,能否壓制得了自己的哥哥呢?

  當時秦始皇暴病得太過突然,根本來不及回到咸陽安排后事。那么扶蘇完全有可能再回到咸陽,聯合支持自己的勢力,爭奪皇位。那么,為了秦國的穩固統治考慮,秦始皇只能是快刀斬亂麻,選擇了賜死扶蘇,以免除后顧之憂。而扶蘇接到這樣一則旨意,在并不知道秦始皇已經駕崩的情況,自然是無法反抗,最終選擇了認命。

  所以,我們據此得出結論,歷史上的沙丘之變其實并不存在,胡亥沒有密謀篡位,趙高也沒有矯詔殺扶蘇。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