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古來英雄士,俱已歸山阿。——劉伯溫《薤露歌》
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中的君臣關(guān)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guān)系,而大家常聽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作為臣子,不僅要對皇帝效忠,更要明白如何通過委婉的方式來改變皇帝一些有些不恰當(dāng)?shù)恼撸蛘邔实厶岢鲆恍┙ㄗh。而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也常常為我們所評價,比如說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關(guān)系就被人們所贊嘆。而提起劉伯溫和朱元璋的關(guān)系,大家也可能也有所耳聞,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非常的微妙。朱元璋能開創(chuàng)大明王朝,離不開劉伯溫的鼎力相助。劉伯溫去世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朱元璋疑惑,直到17年后才明白。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從基層發(fā)家的皇帝。朱元璋在明朝末年揭竿起義,最后帶領(lǐng)農(nóng)民軍,建立了大明王朝,而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王朝,離不開他的得力助手劉伯溫的鼎力相助。在朱元璋起義的途中,劉伯溫被他提供了不少建議,而劉伯溫也常常幫助朱元璋化險為夷。朱元璋揭竿起義之后,面對的是非常殘酷的現(xiàn)實,而劉伯溫幫助朱元璋度過重重險境。
但劉伯溫此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他太過聰明,對于一個皇帝來說,自己的部下太過聰明,甚至蓋過自己,這并不是一件好事。皇帝可能會害怕這種臣子會威脅自己的皇位,所以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稱帝登基之后,便想著通過一些方法來除掉劉伯溫,穩(wěn)固自己的皇位,更加的安全。
劉伯溫也知道自己鋒芒畢露不是一件好事,而他想的并不是自己能夠封官加爵,只是希望自己能夠保全一條性命,但他知道他不能將此言明晃晃地告訴朱元璋,這擺明了他對朱元璋不信任,所以他就讓自己的兒子給朱元璋送了一整筐的魚。這魚雖然在筐子里,但是筐子外面有一缸水,這個魚雖然能在筐子中活下來,但即便它怎樣掙扎,都無法逃出這個筐子。

劉伯溫在送魚的同時還送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做《時務(wù)十八策》。朱元璋明白劉伯溫送這本書的意思就是說他是識時務(wù)的,他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不應(yīng)該做什么,但朱元璋不明白劉伯溫送一筐魚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看了劉伯溫送的物品,但也沒有對劉伯溫卸掉防備,朱元璋隨后派人給劉伯溫送去毒藥。劉伯溫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劉伯溫便喝下了毒藥,與世長辭,朱元璋知道劉伯溫去世之后,他的心情也沒有非常喜悅。他不明白,劉伯溫送他那筐魚代表著什么。劉伯溫去世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朱元璋疑惑,直到17年后才明白。

后來過了17年,朱元璋的長子,也就是他的太子朱標也因為病重去世了。在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才知道劉伯溫之前送她一筐魚代表著什么。朱元璋想,劉伯溫是想告訴他自己有很多的孩子,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但這些孩子們不可能僅僅生活在這個狹窄的空間里,必須要把這些孩子放在大江大河之中,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成長,真正的各顯神通。
朱元璋在明白之后,便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各地,讓他們做各地的藩王。從而使自己的江山全部由朱家人來掌握。但最后朱元璋還是沒想到,明朝在后來會因為地方的藩王權(quán)力過大而使國家陷入動亂之中。
結(jié)語
也許當(dāng)時劉伯溫的意思僅僅代表著自己想要滿足現(xiàn)狀,愿意待在這個筐子里,不去觸碰外面的水。可惜朱元璋理解錯了意思,最后也做了非常錯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