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晚清曾家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在晚清時期的湖南一戶姓曾的人家,生了五個兒子,這在當時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五個小伙子長大后,個個不凡;尤其是老大,后來考科舉得功名,并拜在軍機大臣穆彰阿門下,后十年七遷,成為官居二品的朝廷大員。沒錯,這曾家老大就是對晚清有再造之功的曾國藩。

讓曾國藩真正名震天下的并不是他十年七遷,而是之后在平定太平天國的事跡。在曾國藩混跡官場的時候,窮酸秀才洪秀全在廣西舉起了反清的大旗,率領“拜上帝會”的成員一路攻城拔寨,在經過前期的坎坷后,勢力迅速壯大,成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當時在家丁憂的曾國藩奉命與湖南巡撫張亮基組建團練,也就是后來的湘軍了。
但曾國藩所組建的湘軍,在前期與太平軍時,屢次被打敗,畢竟曾國藩原本只是一介文臣,對于軍武之事并不擅長,而且初組建的湘軍也只能算是一支新軍,面對太平軍的百戰驕兵悍將,吃敗仗也是情有可原。曾國藩在江西與石達開鏖戰時,感到自己缺乏真正的幫手,于是就將三弟曾國華和四弟曾國荃先后招來了。
這曾國華也算是能力不俗,先后攻下多個州縣,而且在曾國藩回家丁父憂期間,代曾國藩掌管湘軍;在曾國藩丁憂結束回來后,曾國華被劃入浙江布政使李續賓部,幫辦湖北軍務。期間再次立下多次大功,但是在三河鎮之戰時,被太平軍名將陳玉成、李秀成率重兵包圍,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與李續賓一共戰死。
再來看看曾國藩的四弟曾國荃,這曾國荃的能力絲毫不弱于曾國藩,還曾被錄為貢生;在曾國藩形勢危急之時,與新任吉安知府黃冕商議,向湖南巡撫駱秉章申請,招募兵勇三千人,與周鳳山一起合計六千人,赴援江西,對太平軍作戰,因始攻吉安,故稱吉字營;沒錯,就是吉字營,晚清時期最兇狠最臭名昭著也是打仗最厲害的吉字營。

這吉字營的組成,本來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因為曾國荃知道,招募普通百姓上戰場,那就是去送命的,所以他招的都是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一般而言,這種人都是極難駕馭的,也不知曾國荃用了什么方法,讓這群亡命之徒對自己忠心耿耿;曾國荃的吉字營,專打硬仗,而且沒有敗績,同樣,吉字營造成的慘案也是最多的,比如血洗安慶、火燒天京等。
最后再來說說曾國藩的五弟曾國葆,在曾國華戰死后,年紀最小的曾國葆憤而參軍;這曾國葆雖然體弱多病,但能力卻是極強,尤善謀略,戰績之輝煌,絲毫不遜于四哥曾國荃;而且在討剿太平天國“包圍天京”之前哨戰以寡擊眾,大破各路來援李秀成太平軍十萬,建功甚偉。本來按照計劃,是有曾國葆負責全盤謀劃,曾國荃主攻,但曾國葆卻因操勞過度,病逝于軍中,所以“包圍天京”戰略遂改由兄長曾國荃接手。
其實曾國荃也是按照曾國葆的規劃所進行的,并最終于公元1864攻克天京。但由于曾國荃在攻克天京后,率部下將天京擄掠一空,并放火燒了天京城;曾國藩知道要出大事了,趕緊就讓曾國荃辭官回老家,果不其然,后來就有了兩江總督馬新貽暗查此事,但這馬新貽卻被刺客張汶祥所刺殺, 這也就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了,很顯然,這應該就是曾國藩安排的。
這曾國藩后來剿滅太平天國有功,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而且還掛著體仁閣大學士的頭銜等,官至正一品;在曾國藩去世后,追贈太傅,謚號“文正”,祀京師昭忠、賢良祠,各省建立專祠。而他的四弟曾國荃被辭官在家閑了十年后,也被再次啟用,最終官至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從一品,去世后贈太傅,謚“忠襄”,入祀北京昭忠祠、聚良祠,并在湖南原籍、江蘇省城建立專祠。

而之前先后戰死的曾國華特旨賜謚“愍烈”,贈資政大夫,賞騎都尉世職,入祀昭忠祠;病逝的曾國葆追贈內閣學士,謚“靖毅”,江寧、安徵、 湖南建立專祠。是不是覺得還有一個人沒說?沒錯,這人就是曾國藩的二弟曾國潢,其實曾國潢的能力也應該很不錯,但曾國潢認為,哥哥弟弟們都出去打拼了,家里總要留人來照顧和教育家人,所以始終沒有出仕,執掌偌大的曾氏家業,曾氏后人之所以大多成才,與曾國潢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曾國藩內心,最感激的也是這個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