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硌嗤鯂埖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在我國的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了一件國君將王位禪讓給相國的故事。不料,這一改傳統(tǒng)的王位世襲制,后來竟然引起一場王位的紛爭,由此差點讓一個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國家消失。下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燕王噲(?─公元前314年),姬姓,名噲,燕易王之子,戰(zhàn)國時期燕國第三十八任國君,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8年在位。

當時的燕國國相子之位高權重,專斷政事。因此,大臣鹿毛壽對燕王說:“您不如把國家讓給國相子之。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之賢圣,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因此堯有了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并沒有失去天下。如果現(xiàn)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就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
燕王于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加的尊貴起來。又有人向燕王噲說道:“現(xiàn)在大王說將國家托付給子之,而官吏卻全是太子平的人,這就是名義上交付給子之而實際上還是太子平當權。”
燕王噲于是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來都交給子之。子之因此坐北朝南而坐,開始行使國王之權,燕王噲年老不理政事,反而成為臣下,國家大事都由子之來裁決。
子之執(zhí)掌朝政三年,沒有合理政策,由此致使燕國大亂,引起百姓恐懼。燕國太子平本來就對失去燕國王儲地位不滿,因此,太子平向齊國需求幫助,齊國諸將對齊宣王說:“趁機奔襲燕國,必能攻破它。”

公元前315年,太子平與子之在燕國爆發(fā)內戰(zhàn),由此造成數(shù)月災難,死者達數(shù)萬人,眾人恐懼,百姓離心。
孟子對齊宣王說:“現(xiàn)在攻打燕國,這是文王、武王伐紂的時機,不可失去。”齊宣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領五都之兵,加上北方守軍,攻打燕國。燕國士兵由于自己國家的內亂,此時也不應戰(zhàn),城門不關閉。齊國因此一舉攻占了燕國都城,殺死了燕王噲與子之。太子平也死于戰(zhàn)亂。
由于齊國參與燕國內政,并占領了燕國都城,由此引起各諸侯國的抗議。齊宣王不得不把齊軍又撤出燕國。
公元前312年,燕王噲之子,公之職在趙武靈王和秦惠王的幫助下,結束了在韓國做人質的生活,回到燕國繼承王位,這就是燕昭王。
燕王噲的荒唐之舉,不僅沒給燕國國內局勢帶來穩(wěn)定,反而因此造成戰(zhàn)亂,搞得燕國生產凋零,民不聊生。燕王噲不僅自己因此被殺身亡,更是差點讓燕國由此滅亡。
在各個歷史朝代中,僅僅帝王的子孫后代們爭奪王位就夠慘烈的了,而燕王噲卻學天真地古代帝王堯的禪讓之舉,只能是給自己、給后代歷史留下一個可笑的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