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韓國作為戰略緩沖帶,在戰國七雄并列的戰國,任何一個國家兼并韓國都會遭到韓國臨近國家的反對。原因好呢簡單,一旦吞并韓國,就會威脅其它國家的安全,那么其他國家就會聯合起來攻擊,這樣就會被孤立。

比如戰國初期的魏國,率先實行變法圖強,魏國經過三代人的發展,到了魏惠王時期國力達到鼎盛。當時,魏國就占領了趙國的邯鄲,趙國向當時的齊國求救,用一塊地作為救援的條件。
到了嘴邊的肥肉齊國自然不會錯過,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魏國的領土與齊國接壤。趙國這么大,一旦滅亡,魏國統一三晉國,齊國自然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所以,只好出兵。
齊國兵分兩路救援趙國,一路圍攻魏國南方重鎮襄陵,二路由田忌和孫臏領導的齊軍,援救趙國邯鄲。結果二路齊軍俘獲了魏國將領龐涓,而一路由三國聯軍組成的盟軍,被魏國打敗。最后,大家坐下來談判,魏國與趙國議和。

過了沒幾年,魏國又入侵韓國,韓國又向齊國求救。為什么韓國只向齊國求救,不向趙國、楚國和秦國求救?因為秦國和趙國都被魏國打敗了,在公元前346年,韓國還幫助魏國一起攻擊楚國,所以楚國是不會幫助韓國的,只有齊國在當時可以和魏國一決高下。
這一次,魏國在馬陵之戰中魏國的主力被齊國消滅殆盡。所以,從馬陵之戰后,魏國的霸權被齊國打垮。齊國打敗了魏國,為什么不把魏國滅了呢?就是因為蛇在當時無法吞象,即便吞下去了。合縱連橫興起的年代,齊國必定遭到討伐。
齊國在齊閔王時期吞并了宋國,開地千里,周邊國家人人自危。所以,非常忌憚齊國,害怕哪一天自己被吞并了。所以,齊國被燕國組成的五國聯軍打敗,從這件事來看, 中原六國,無論哪一個國家吞并韓國都會遭到討伐。

秦國最后首先吞并的是韓國,他之所以這么明目張膽的吞并,是因為六國沒有獨立抵抗他的力量。六國為了自保,都不愿意得罪秦國。最重要的一點是齊國在東方,享受著太平日子,不想跟秦國正面接觸,齊王的權力在大臣手中,而那些大臣都被收買,齊王都被蒙在鼓里。所以,秦國才那么肆無忌憚的兼并六國。
秦國沒有兼并六國之前,東方國家都在相互牽制,秦國在函谷關內坐山觀虎斗。等六國都筋疲力竭的時候,秦國才出手。足見秦國真的很高明,先發展經濟,所以商鞅變法以后,秦國的綜合國力都在六國之上,兼并六國自然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