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硇翖壖驳墓适拢信d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愛國愛了一輩子的陸游, 秦檜害了岳飛也害他丟了功名,報國無門的他,愛國就是一生的標簽,寫文稱贊一代奸相韓侂胄的他,卻是千古第一愛國詩人。但是雖然陸游的詩里多次寫道“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但是實際上,陸游在前線的日子,滿打滿算也就八個月。
不過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身為陸游的好友,可是貨真價實的戰(zhàn)將,和金人真刀真槍打過仗的主,他就是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

按道理辛棄疾這路大神應(yīng)該是風光無限,順風順水的,但是陸游在詩里卻這樣評價他
“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在陸游眼中,辛棄疾可是能和管仲、蕭何相提并論的絕世人才,可是怎么就大材小用了呢,下面慢慢講來。
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濟南,是典型的山東豪爽大漢,史料記載,辛棄疾身材健壯,肩膀?qū)掗煟恐杏袣猓瓷先ゾ筒缓萌恰?/p>
雖然辛棄疾長得不像文化人,但是卻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yōu)異,過目不忘。但是辛棄疾并不滿足于做一個好學生,心里時時刻刻想著一句話——為大宋之崛起而讀書!

辛棄疾出生之前,北方地區(qū)就淪陷了,被金人占據(jù)。辛棄疾的祖父被迫在淪陷區(qū)做了一個小官,但祖父閑著沒事就帶著孩子們爬山,指著各種山川講述軍事問題,哪里可以當據(jù)點,哪里有險可守,從哪里起義最容易成功……完美地詮釋了什么叫“身在金營心在宋”。
后來辛棄疾兩次去金國首都參加科舉考試,別人都是奔著升官發(fā)財去的,但是辛棄疾不一樣,一路上都在搜集金國的情報。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適逢金國皇帝完顏亮腦洞大開,興兵南下,國內(nèi)空虛,北方的漢人紛紛起義,辛棄疾也在自己的老家山東揭竿而起,拉起一支隊伍“扶宋滅金”。
辛棄疾起兵之后投靠了當時勢力最大的起義軍首領(lǐng)耿京,耿京的隊伍人數(shù)不少,但是都是大老粗,沒啥文化。眼看著辛棄疾這樣的文化人來了,耿京就讓辛棄疾負責文書事務(wù),還把公章也交給了辛棄疾保管。
但是辛棄疾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文化人,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武力值最高的文化人,可謂是“文人里他最能打,武將里他最有才”。
辛棄疾有個朋友叫義端和尚,當時也帶著一直起義隊伍,于是辛棄疾就把他也拉到了耿京的隊伍里。但是這個義端和尚并不是一心起義,花花腸子不少,后來竟然偷了辛棄疾保管的公章,跑路了。

辛棄疾當場立下Flag軍令狀,發(fā)誓三天追回叛徒,結(jié)果還真的讓他追上了。義端和尚當場嚇尿,跪地求饒,猛夸辛棄疾,彩虹屁不要錢一般地揮淚大甩賣。
辛棄疾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砍了義端,回去復(fù)命,文武雙全的他更加得到耿京的信任和重用。
不過干掉義端這路小毛賊,只能算是小試牛刀,后來起義軍中又除了叛徒2.0張安國,而這次辛棄疾除掉叛徒的過程,堪比武俠小說。
辛棄疾認為,起義軍想要做大做強,必須得和南宋朝廷合作,耿京支持了辛棄疾的主張,于是派他去聯(lián)系南宋朝廷。辛棄疾到了朝廷,談得非常順利,但是在辛棄疾回來的路上,一個噩耗傳了過來:有個叫張安國的叛徒,被金國誘降,搞死了首領(lǐng)耿京。
一般人聽到這種消息,估計就直接掉頭去南宋了,可是辛棄疾何許人也, 武力值超高的他直接組織了五十多個人的復(fù)仇者聯(lián)盟,直接殺向張安國幾萬人的駐地,騙出張安國,并活捉張安國,還順便忽悠了上萬人當長反水,一塊回了南宋。
燕云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
回到了南宋的辛棄疾,本準備施展才華,大干一場,但他卻沒想到,自己人生的輝煌,永遠留在了自己的青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