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張繡作為殺害曹昂的罪魁禍首,曹操是如何對待他的?

  說到張繡,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若說曹操一生最為后悔之事,因自己風流而害死長子曹昂,絕對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張繡作為殺死曹昂的罪魁禍首,數年后當張繡再次投降,曹操不僅絲毫未提報仇之事,甚至表現得相當熱情,這又是為什么呢?曹操既然并未報仇,張繡的下場又為何如此之慘呢?

  張繡先降后叛殺死曹昂,曹操并非不想為兒子報仇

  當叔父張濟因與劉表交戰去世之后,張繡接收其部眾歸降劉表,遂成為荊州劉秀的藩屬勢力,駐于荊州北部宛城。彼時,曹操雖已經將天子迎往許昌,但荊州劉表雖然遣使奉貢,但卻與北方的袁紹結盟,遂與曹操矛盾加劇,而荊州以北的張繡自然首當其沖,成為了劉表抵御曹操的前沿。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率軍南下,面臨曹操進攻的張繡,轉頭便降了曹操。我們知道,曹操有個“好人妻”的毛病,張繡剛剛投降,曹操便納了其叔父張濟的遺孀鄒夫人,這自然令張繡極為不滿。

  曹操聽說了張繡的不滿,便打算秘密將其除掉,結果計劃泄露,張繡立即再度反叛偷襲曹操,曹操兵敗之后雖然得以逃命,但其長子曹昂、近身侍衛典韋和侄子曹安民,卻因護送曹操逃亡而最終葬身于宛城,而曹操正室夫人丁氏也因曹昂之死而與其決裂。

  此戰損失如此慘重,曹操對于張繡又豈能不恨之入骨。事實上,曹操并非沒有復仇之心,為此他甚至不顧荀攸勸諫而先后進攻張繡,然而由于張繡與劉表重新結成聯盟,再加上袁紹意圖趁虛襲取許都,以及袁術稱帝等事件影響,最終不了了之罷了。

  張繡再次率軍來投,曹操不復仇乃時局所迫

  建安四年(199年),隨著與曹操之間的矛盾日漸激化,袁紹派人對張繡進行招降,意圖對曹操形成腹背夾擊之勢。張繡由于時刻面臨著曹操的威脅,對于袁紹的招降頗為意動,后在賈詡的建議下,這才轉投曹操。

  對于張繡的再次投降,曹操非但沒有再提為子報仇之事,反而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表現的極為熱情,甚至很快便與張繡結成姻親,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并封張繡為楊武將軍。

  那么,曹操為何要做出這番姿態呢?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局勢對曹操不利,張繡投降可避免腹背受敵。此時的曹操與袁紹之間,矛盾已經難以調和,遲早必有一戰,而面對實力遠在自己之上的袁紹,曹操必須全力以赴。而一旦曹操與袁紹大戰,那么背后張繡對曹操的威脅無疑極為巨大,從下圖不難看出,曹操此時雖然地盤不小,但張繡卻恰好處于曹操勢力的腰部,一旦張繡驟然發難,在曹操的腰眼上捅那么一下,曹操可是完全受不了的。因此,張繡投降之后,不僅使得曹操實力得以增強,而且免除了腹背威脅,他自然極為高興。

  2、曹操急需招攬人才,張繡來降對曹操幫助極大。對于曹操來講,此時期麾下雖然人才不少,但其中卻大多來自于潁川的荀氏、韓氏、鐘氏和陳氏等幾個大族,雖然這些人對曹操助力極大,但對于一個政權來講,如果任由權力集中于這幾家之手,顯然極為不利。因此,曹操對于招攬人才極為重視,雖說將天子迎往許昌讓其增加了不少印象分,但由于當時士子階層對于宦官之家出身的曹操評價仍然較低,曹操急需擴大自己的聲望,曹操對張繡的熱情,同樣有作秀的成分在。張繡投降后,曹操曾拉著勸降張繡的賈詡之手,激動的說道,“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三國志》),可見此事對曹操的影響力。

  如上,要說曹操徹底放棄了對張繡的仇恨,恐怕并不太現實,但在當時那種局勢下,既然接納張繡要比將其推向袁紹更為有利,曹操又何樂而不為。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暫時放棄仇恨,他還是能夠做到的。

  曹操雖未直接殺死張繡,但張繡的下場其實并不好

  張繡歸降曹操之后,先是跟隨曹操參加了“官渡之戰”,而且憑借戰功,被升任破羌將軍。之后,又于建安十年(205年)隨曹操在南皮擊破袁譚,曹操又將張繡的食邑增加至兩千戶,乃是當時曹操手下將領之中,食邑最多的。

  建安十二年(207年),張繡又隨曹操遠征烏桓,結果還沒到達地方,便死在了半途。關于張繡之死,《三國志》中記載為病死,但《魏略》中卻記載,五官中郎將曹丕因曹昂戰死之事對張繡極為不滿,對其說道,“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張繡心中不安,遂自盡而死。但需要注意的是,曹丕成為五官中郎將乃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這里時間存在沖突。

  張繡去世之后,其子張泉繼承爵位,獲封長樂衛尉。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張泉卻被卷入了魏諷等人的謀反之中。由于當時曹操不在,因此坐鎮鄴城平定叛亂和追緝叛匪的正是曹操次子曹丕,而當時受魏諷叛亂而被牽連的,除劉廙之弟劉偉因曹操干涉而得以免死之外,因連坐而被殺者多達數十人。

  按理來說,張繡殺死曹昂,對于曹丕繼承曹氏權力是有利的,他不應該因此而對張繡懷恨在心,可事實卻是,張繡有可能是被曹丕逼死,而張繡之子張泉卻是實打實的死于曹丕之手。張泉死后,國除。

  關于張泉之死,其是否真的參與叛亂,已經不是很重要了,而曹丕處死張泉,是否出于曹操授意,其實也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無論如何,張繡、張泉父子算是徹底玩完了。雖然此時曹操的統治已經穩固,但如果真的為了多年前的仇怨再報復張繡父子,實在是有損形象,因此即使事件背后有曹操的影子,必然也做的極為隱秘,史書對此難以記述詳細。

  此外,張繡之女嫁給曹均之后,先后生有曹抗、曹琬、曹敏三子,其中次子曹琬被過繼給了長子曹昂。也就是說,張繡雖然沒有直接死于曹操之手,但其和兒子卻全被曹丕害死,其女兒所生之子,也被過繼給了曹昂,曹昂被殺之仇,倒也等于變相報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