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沉迷于酒色,高洋的身體變得非常虛弱。很不幸,在天保十年十月甲午日他突然去世,年僅34歲。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歷史知識,歡迎繼續關注小編的分享。
文宣帝遺詔:“凡諸兇事一依儉約。三年之喪,雖曰達禮,漢文革創,通行自昔,義有存焉,同之可也,喪月之斷限以三十六日。嗣主、百僚、內外遐邇奉制割情,悉從公除。”同年十一月,文宣帝梓宮回到還京師鄴城。十二月,殯于太極前殿。乾明元年(560年)二月,葬于武寧陵,謚曰文宣皇帝,廟號威宗。武平初年,又改謚號為文宣,廟號顯祖。

北齊文宣帝高洋生于529年,卒于559年,死時只有三十一歲,在位時間也不過十年,作為歷史上一個開國皇帝,高洋是具有自己的優點的,可以說高洋統治的前期文治武功都相當的出色,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政策,使得北齊迅速的強大起來,可以說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其統治的后期卻昏庸暴虐,史學家一度認為其患上了精神分裂。
高洋怎么死的
高洋是北齊文宣帝,生于公元529年,卒于公元559年,高洋在其年僅20歲的時候就坐上了皇位,早年的高洋可以說得上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積極的采取措施削減官吏,減輕人民的負擔,并且整治吏治,使得官吏們都不敢貪贓枉法,并且積極的修筑長城,穩定了邊關,但是后來卻變得像是一個瘋子,昏庸暴虐,沉迷酒色。
高洋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得到了臣下的贊賞,使得北齊的國力迅速的強盛起來,但是后來高洋的所作所為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達到了瘋狂的程度,高洋統治的后期完全成為了一個暴君。這個時期的高洋總是沉迷于酒色,如果有人有一丁點的觸犯了高洋,高洋就會立即將其殺死。甚至是沒有任何過錯也會遭到滅頂之災。

據說高洋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薛貴嬪,高洋非常喜歡她,高洋又與薛貴嬪的姐姐通奸,于是薛貴嬪的姐姐仗著高洋對自己的寵愛要求高洋讓其父親做司徒,高洋于是勃然大怒,親自動手用鋸子將其鋸死。之后高洋又懷疑薛貴嬪與高岳有染,于是用毒酒毒死了高岳,并且又砍下了薛貴嬪的人頭,并且將其頭顱血淋淋的就放在了懷中去參加宴會,宴會上將薛貴嬪的人頭掏出來拋在桌子上,所有人都大驚失色。高洋后來又將薛貴嬪的尸體肢解,用其腿骨做了一個琵琶,一邊彈著一邊唱“佳人難再得。”并且在薛貴嬪出殯的時候跟隨在靈車的后面,蓬頭垢面,大聲痛哭。
由于高洋的瘋狂行為,群臣都戰戰兢兢,高洋瘋癲的越來越嚴重,整天喝的爛醉,后來由于喝酒過度已經不能吃飯,只能是依靠酒精維持生命,后來就死掉了。可以說高洋是瘋癲而死也不為過。
北齊高洋墓
近年來發掘了高洋墓,這座墓室位于漳河邊,出土了為數不少的珍貴文物,但是整個墓內沒有發現任何的骨骼,也就是說這座墓室很可能只是一座衣冠冢,高洋真正的葬身之地并不在這里。所以人們更加的相信高洋真正的葬身之地應該是響當山石窟,響當山石窟位于河北省的邯鄲市,最在開鑿于北齊時期,很可能是高洋的真正葬身之地。
據《資治通鑒》記載,北齊的高澄墓葬在響當山,墓室在響當山石窟的大佛頂部開鑿了洞穴,將棺槨塞進去,然后殺死了工匠,所以后來沒有人知道這一切。據說北齊開鑿了響當山三個大的石窟,這三個石窟很可能就是高歡、高澄和高洋的真正葬身之地,因為北洞開鑿的時間最早,大約是在北魏后期,完成與北齊,南洞開鑿的最晚,是在北齊時期開鑿的,按照印度的說法,北方是涅槃之處,位置是比較尊貴的,所以一定是安葬著高澄,中洞應該是安葬的高歡,北洞應該是安葬的高洋。
我們現在發現在三個洞窟中的大佛左側一個小佛龕內藏著墓室,距離地面十三米,里面有人工開鑿的痕跡,墓室的大小正好可以放得下一個巨大的棺槨。
另外在響當山三個石窟的附近有當時皇帝修建的行宮,很可能是當時的皇帝后來來這里祭祀所住的地方。
從以上的種種跡象來看,北齊文宣帝高洋的墓葬很可能是在河北邯鄲的響當山石窟中,漳河邊上的墓葬只是一個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