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初年,西北連年天災。這時,李自成還只是朝廷驛站的一個普通驛卒,靠著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生計。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之后,上級傳來消息,皇上為了省錢,決定大規模削減驛站。想知道更多情況,歡迎跟小編一起繼續了解。

崇禎做夢也沒想到,他現在省下的20萬兩銀子,日后卻讓他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李自成沒了飯碗,豈能活活餓死。1629年,也就是崇禎繼位的第二年,23歲的無業青年李自成揭竿而起,聚眾起義,從此成為了崇禎的死對頭。在此后的15年里,李自成從一個瀕臨餓死的農夫,變身為擁眾十萬的統軍大帥,縱橫天下,南征北戰,崇禎的萬里江山最終斷送在他手里。
雄才大略的李自成,幾乎被所有人認為,他會成為未來的新朝之主,崇禎之后的江山,非他莫屬。因為,他有著蓬勃的野心,鐵一般堅強的意志,和超人的膽略,深沉的心機。他幾度被朝廷打垮,卻又神奇復活。他勇猛無敵,即使是曹文詔、孫傳庭等這樣的一流將帥,最終都要倒在他的刀下,世上仿佛已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他向皇帝的寶座接近。

然而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發生了。歷經十五年血戰,李自成攻克京師,坐在了金鑾殿,一切都和歷史中已經上演了無數次的草根逆轉一模一樣。但是情況瞬間逆轉,他在距離夢想一步之遙的地方倒了下來,并且再沒有站起來。萬眾翹首企盼的新朝已經建立,但皇帝卻不是李自成。他已經死在了逃亡之路上。
問題出在哪里?其實不難回答。古人說,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李自成文韜武略、兵強馬壯,什么都不缺,就缺一個字:德。他做過3件失德之事,讓他與皇位失之交臂。第一件就是誅殺義軍首領羅汝才。羅汝才對他有過救命之恩,為人低調謙和,與李自成共事時,以大局為重,不爭權不奪利。李自成卻為了吞并他的數萬隊伍,以反叛罪名冤殺羅汝才。
第二件事,冤殺袁時中。袁時中也是義軍首領之一,帶領的小袁營,在明末義軍中軍紀最好,從不擾民。當時各路義軍為了保存實力,都不敢與清軍戰斗。只有他主動出擊,兩次大敗清軍。但李自成為了吞并他的隊伍,也把他殺掉了。第三件事,就是眾所周知的在京師拷掠官紳、搶奪財產之事,三件失德之事讓他人心喪盡,失敗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