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有關“沒有昏君王朝”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這篇文章會介紹中國古代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但卻在不到三百年內就滅亡了。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快來一起探討吧!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幾十個王朝,帝王更是多達四百多。不過呢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好皇帝,歷史上的昏君數量也不在少數,這些昏君們消耗祖先打下來的基業。令國家逐漸走向衰敗,到最后徹底毀滅,大多時候一個昏君便有可能導致王朝的覆滅。比如說秦國連出六七位明主,結果就出了秦二世這么一個昏君,便亡國了。
隋朝、北宋也大多是因著昏君而亡國的,而明代則是因著中期的消耗,到最后是救無可救。在如此眾多的王朝中,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應當算清代,那為何清代還是不到300年便走向滅亡了?

首先說說清代的那些個皇帝們,清代從最早建立后金的努爾哈赤算起,一共是十二位皇帝。如同大部分王朝一般,剛開始起家的自然不可能昏庸,昏了便不可能發展到后來的境界。
順治帝也在這前期帝王之中,他是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因著影視劇一類夸張,他看起來有些小孩子脾氣。事實上順治還是頗有作為的,絕不是一個只懂兒女情長的君主,畢竟他上位的時候矛盾還是比較尖銳的。再不好好干,指不定又得帶著滿清回到關外,自然要勵精圖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是多爾袞的)。
康熙、雍正更不用說,勤勤懇懇,就是康熙晚年的皇位之爭鬧得有點不好看。乾隆跟唐代的李隆基有些相似,都是前期使勁干,后期使勁折騰。但清代的局勢比之唐代要好一些,權力高度集中,加之乾隆也沒李隆基折騰得厲害。所以在位時期還是比較安穩的,而從他之后清代開始走下坡路,卻依然沒有昏君。

嘉慶、道光、咸豐都只能說是無能、庸,光緒的百日維新讓他與昏君絕緣,且他跟同治、宣統壓根就沒怎么掌控過大權。至于為啥滅亡,金一南點出過原因:在二十世紀初,決定一個國家時不時屹立于世界的前提是體系,他們使用的那些落后的刀劍也根本抵抗不住炮火與獵槍。
說白了就是閉關鎖國與當時的制度落后,清代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封建帝國,這種在近代民主覺醒和工業革命的時代洪流中必然淘汰。清廷入關之后,反清起義依然不斷發生,跟外邊的貿易往來也比較頻繁。統治者便擔憂洋人跟百姓會聯合起來反抗清廷,加之中期經濟上確實能自給自足,便開始了閉關鎖國。
這一舉動很好的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地位,帶來的后果卻很嚴重,那就是沒法跟上世界的發展。清廷自己鎖著自己的眼睛、耳朵,西方世界卻在轟轟烈烈的進行工業革命,于是乎整體國力和發展便比西方差了一大截。在這兩點的基礎上,清廷自身問題也很嚴重,任何一個老大帝國晚期出現的現象也在清廷身上出現了。

那就是腐化墮落和起義頻繁,反清主義從開頭持續到結尾自不必說,這是統治者的身份所造成的。一個太平天國就攪得清廷不得安寧,更何況還有其他的起義軍,而因為這個矛盾清廷還忌憚漢臣。再來說腐化墮落,從整個歷史來看,清廷的腐化落后未必有其他王朝重。但關鍵在于,以上幾點全撞到了一起,這樣的局面就是秦皇漢武再世恐怕也解決不了。所以末期清廷氣數已經盡了,跟是否有昏君并無關系,亡是必然。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