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滴血認親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想知道古代滴血認親是怎么回事?是否有科學依據?這種認親是否準確?快來閱讀我們的文章吧!
在古代,一言不合就滴血認親。那么,古代的滴血認親到底是怎么回事,還有就是古代的滴血認親真的科學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古代滴血認親的前世今生,并且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小秘密。

滴血認親創立于三國時期,一直被古人奉為認親的不二法寶,并且一直都沒有人懷疑,甚至在我國宋朝的法醫著作里面就記載了這種古老的親子認定辦法。實際上,古代的滴血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叫滴骨法,另一種叫合血法。
合血法這個方法,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見到,也就是滴血認親的雙方都是活人,將兩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內,看是否融為一體,若融為一體就說明存在血緣關系。在古代,簡單易行,最為常見。然而,真相是血液中的紅細胞只有細胞膜,由于滲透壓的關系,紅細胞在清水中會吸水而脹破,從而用肉眼看它們融為了一體,實則它們只是因為紅細胞破碎而混在了一起,并非是真正的融為一體了。所以用這種方法,不管有沒有血緣關系,滴在水中的血滴看上去在水里都是融合的。

而滴骨法更坑,是指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如能滲入則表示活人與死者存在血緣關系。然而,真相是骨骼不管保存在露天,還是埋在泥里,它的軟組織都會腐敗,然后溶解消失。沒有皮肉等軟組織的保護,骨骼表面就腐蝕發酥,血也好,水也好,尿也好,都能滴進。因此,古代的滴骨法更是不科學。

據《南史》記載了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蕭綜就干過滴骨認親的事。這個蕭綜的母親原為齊宮東昏侯的妃子,后來就被梁武帝看上克,沒想到剛入宮7個月就生下了蕭綜,宮中一直都認為蕭綜并非是梁武帝親生的。在蕭綜長大后,他扒了東昏侯的墓,采用了滴骨認親,果不其然他的血滲入了東昏侯的骨頭里。對此,他還有一點半信半疑,就狠心殺了自己的兒子,將自己的血滴到兒子的尸骨上,這次仍然滲了進去,于是他深信不疑。后來蕭綜投奔北魏,改名蕭纘,并表示要為東昏侯服喪三年。而蕭綜到底是不是為東昏侯的親生子,一直都是個謎。
總之,古代的滴血認親根本就不靠譜。在古代,這真的是不了解產生了多少的冤案,也不了解放過了多少的真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