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昚,即宋孝宗。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也是宋高宗趙構所養育的孩子。他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致力于平反岳飛冤案,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面,讓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宣布退位,趙昚登基,是為宋孝宗。趙昚不是趙構的親兒子,只不過是養子。高宗唯一的兒子趙旉于1129年因兵變受驚嚇而死,為了延續大宋王朝的皇位,宋高宗在宋太祖的后代中,選了一位繼承人,這位皇子就是宋孝宗。
但實際上,宋孝宗與宋高宗的關系非常好,身為皇帝的宋孝宗與身為太上皇的宋高宗,在南宋宮廷里,父慈子孝,留下了一段佳話。

相比之下,很多關于皇位或太子之間的父子兄弟的流血沖突,倒顯得那么可恨了。
關于岳飛當年被莫須有的罪名賜死,都說是秦檜做的孽,但其實背后少不了趙構的影子,如果不是他,秦檜還沒有到無法無天的地步。
可是,宋孝宗剛剛登基,僅兩個月,就頂住壓力,宣布為岳飛平反。他這么做難道不會讓趙構難堪嗎?
那么岳飛為何會被殺呢?

要知道他可是南宋當時主戰派里響當當的人物,在人們的心中一直都是非常有名的愛國英雄。他的人生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是他的名聲卻在歷史上一代代的流傳下來。
可就是這樣一個一心為朝廷的人,卻竟然會被小人迫害致死。之所以這樣,說法不一,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說岳飛北伐,甚至迎回二帝的想法,與趙構是不一致的,一旦真的實現了,那么趙構的皇帝生涯或許將結束。
也有人說是趙構與金人議和時,除掉岳飛是條件之一。
當然了,當時主戰派岳飛也的確與宋廷的主流不太一樣,尤其是趙構和秦檜堅決主張議和,那么顯而易見,這是有著根本矛盾的。

但岳飛被殺已經是既定事實了,就這樣平反,必然傷害前任的面子,要知道趙構只是退位,做了太上皇,而不是死了。
其實,宋孝宗平反岳飛,正常理解下來,肯定是要通報趙構的,這也是很正常的,雖然宋高宗不像后來的乾隆那樣還掌握著大權,但是從父子關系上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不過宋孝宗堅持為岳飛平反,是因為他與趙構巨大的不同是,他是堅持北伐的,他也希望能夠收復丟失的國土,改變這種不對等的屈辱。如此處置,必然可以籠絡主戰派的心,表明自己的決心。
趙構對孝宗的決意并不是特別滿意,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只能建議了,沒有什么決定權了,他也不想為此和宋孝宗鬧僵。
畢竟趙構這么多年,不是不明白岳飛是被冤殺的。
不過宋孝宗對岳飛的平反也不是一蹴而就。
起先宋孝宗下詔:“追復岳飛元官,以禮改葬。”隨后又恢復岳飛以及其兒子的官爵,還發放了岳飛在江州的田產。
給岳飛平反后,宋孝宗要給岳飛擬定一個謚號,當時朝臣們初擬為“忠愍”,宋孝宗認為:“愍”字是使民悲傷之意,怕太上皇太過敏感,于是把岳飛的謚號改為“武穆”,這樣,既肯定了岳飛的功業,也保住了太上皇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