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歷史小編和感興趣的讀者們,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趙構為何成為太祖的養子?
提及宋朝,諸多后世人可謂是五味雜陳。宋朝曾有過繁華盛世的景象,也曾有過生靈涂炭的悲慘。當年金人入侵北宋,靖康之亂,成為了歷史上的恥辱之一。宋徽宗的家眷妃嬪,幾乎全部被金人俘獲,向金人俯首稱臣。而徽宗唯一遺留在外的兒子,便是他的第九個兒子趙構了。宋朝雖然滿目瘡痍,但好歹有舊臣在努力收拾殘局。待到金軍北返之后,宋朝的舊臣便將趙構擁戴為宋高宗,建立南宋。然而趙構雖登基為皇,卻絲毫沒有君王的氣概和威嚴。當時金人聽聞南宋建立,“搜山檢海”找尋趙構。而趙構聽聞此事,嚇得到處逃竄,為此還嚇到失去生育能力。沒有生育能力的皇帝,自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了。于是趙構只能選擇養子,但他選養子時,為何要選太祖的子孫呢?

選擇太宗的后人會帶來潛在的威脅。當年,北宋曾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濮議”事件。當年宋仁宗遲遲沒有兒子,于是便將趙光義的曾孫趙宗實收為養子。隨后趙宗實繼位為宋英宗,明明是托宋仁宗的福,但宋英宗卻希望將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這在當時,引起了一系列的斗爭和反對。宋英宗雖然勝利在望,但由于他過早崩殂,這件事也沒有了最終的定論。雖然是有驚無險,但卻給了宋朝偌大的警戒。濮王雖祖孫滿堂,但手里也有著強悍的勢力。趙構自然不敢收留太宗的后人作為養子,這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此外,太祖系的后人鮮有威脅。當年,宋太祖崩殂后,便有人大膽預言說:太祖的后代還會再得江山。而趙構登基后,此話又被宣揚出來。趙構便開始極力鏟除威脅,趙子崧遭到流放,死于被貶之地。不僅如此,威望趙廷美的后人也慘遭構陷。凡是一些有威望的宗親,趙構寧錯殺一百,也不肯放過其一,以至于冤案無數。而作為北宋地位高貴的安定郡王系,趙構也進行了勢力的削弱。他將選養子的事宜交予了趙令曠,撇清了自己到底責任。而趙令曠又深知趙構的用意,便選了兩個家世最不入流的養子,作為趙構未來要培養的皇子。而作為回饋趙令曠做了新的郡王。
當然,趙構選養子并不是說選就能選的,他也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選擇太祖后人為養子的原因。畢竟太宗的后人也在虎視眈眈,趙構如何才能服眾呢?于是他便借由孟太后托夢一事,名正言順地選擇太祖的后人,這一托詞也讓朝堂之人啞口無言。孟太后是宋朝的一代傳奇太后,他本是宋哲宗的皇后。當時宋朝新舊黨派爭執不下,而孟太后因為支持舊黨被廢后。但宋徽宗登基后,舊黨又一朝得勢,孟太后又被復位。但隨后新黨再起,孟太后又再次被廢后。但這時又正逢靖康之亂,宮中有名分的妃嬪都被金人擄走,可孟太后此時乃是廢人,自然無人關心她的處境。于是當宋朝朝堂亂作一片時,作為現今唯一有話語權的孟太后,再次受到萬人的尊敬。孟太后去世后,她的地位在南宋也是尤為尊貴的。因此趙構便說,自己之所以要擇太祖的后人為養子,這也是出自孟太后的意愿。而古人又尤為信托夢一說,故而信以為真。
筆者認為,趙構貴為皇帝,卻終日沉溺安逸與庸碌,實不配為皇帝。但不得不說,趙構在選擇養子一事上,倒還真是用心良苦。先是謹記北宋先前的教訓,由此忌諱太宗一代的后人。再進行對太祖系的勢力削弱,以鏟除對皇權的威脅。隨后,再用孟太后托夢一事作為自己的有力托辭,表面上顯得自己敬重先人老祖宗。但實際上,趙構又怎會是尊重先輩的那種仁義君王?一切不過都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罷了,從他選擇養子就能看出。他并不在乎南宋交給誰的手里,才能迎來國力的昌盛。趙構只在乎哪位養子能夠順從自己的命令,不對自己造成威脅。至于南宋以后會發展成何等景象,趙構自然是絲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