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王為什么這么執著于收復幽云十六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幾百年的痛。它的丟失讓北宋在某種角度上戴上了積貧積弱的帽子。然而這幽云十六州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為什么對于北宋來說非常重要呢?我們來研究一下。
幽云十六州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那塊地方是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指的是以北京幽州和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主要州郡。這十六個州郡又稱為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然而在五代十國時期,后晉的石敬瑭為了得到遼國的支持,將幽云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并向遼國稱父!自此以后,中原失去了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遼國也開始從單純的游牧民族,向游牧與農耕相交雜的民族過渡。這樣大大提升了遼國等北方游牧名族的戰斗力,削弱了中原王朝的軍事戰斗力。這也就是北宋一直要拿回幽云十六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宋及其他人的努力
對于石敬瑭割讓幽云十六州還有認遼國為父的做法,后世的人紛紛唾棄這種行為,于是有很多人想要重新拿回幽云十六州!
首先是北周的柴榮,帶著大軍討伐遼國,并且還收回了三個州,算是有些成效。但是等到要打幽州的時候,柴榮病重,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其次是宋太宗趙光義,(很遺憾,宋太祖趙匡胤只是跟著柴榮打過幽云十六州,而他當皇帝期間主要的目標是南方。他還想著用錢去贖回幽云十六州。)宋太宗趙光義打了兩次大仗,一次是北伐北漢成功,順便北伐遼國,可惜在高粱河慘敗而歸。第二次是雍熙北伐,這一次北伐還是被遼國虐了!后來遼國大怒,帶著大軍南下!
后來是宋真宗趙恒,趙恒純屬被動的。他是在遼國打到他家門口了,他才去御駕親征。并且表現地比較畏怯!最后在名相寇準的努力下,簽訂了《澶淵之盟》才把遼國穩住。
再后來是宋微宗的海上之盟,這一次純屬引狼入室。宋朝和金國簽訂海上之盟,盡管宋朝的目的是幽云十六州,然而金朝的野心更大,不但要滅遼,還要滅宋。后來引發了極其屈辱的靖康之恥!
盡管北宋努力過,但是終究還是無功而返。
最后還是明太祖朱元璋拿下了幽云十六州,重新統一天下!

北宋要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原因
我覺得北宋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主要是三點重要原因。
一:之前說過了一些,那就是軍事力量的反差。幽云十六州在北方游牧名族,那么北方游牧名族的戰斗力會大大提升。我在補充一些,要想打敗北方游牧民族,必須要靠實力強大的騎兵。但是騎兵的養馬場卻大部分在幽云十六州還有西北那邊(西北又被西夏占據了)。所以宋朝和這些北方民族根本打不贏。
二:幽云十六州的家國情懷。幽云十六州的百姓也希望回歸中原王朝,畢竟他們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子民,但是被北方游牧名族統治久了,他們會慢慢同化,到時候就很難再回歸了。
三:北宋也想名垂青史。宋太宗是非常崇拜唐太宗的,他的軍事行動如果成功的話,他的功是可以比宋太祖更強,比肩唐太宗。可惜宋太宗失敗了!并且還留下了一身的罵名!北宋也是想成為漢朝唐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一樣!它還是向往漢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