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皇帝的一天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一天需要做什么?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去做皇帝,我相信,肯定會有很多人愿意,因為在大家的觀念里,做皇帝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僅有很多人為自己服務,而且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不僅擁有天下一切,還可以掌握別人的身家性命。很多老一輩的人不是常說,要是有皇帝命就好了。但是皇帝的生活當真像我們平常人想象中的那么輕松悠閑嗎?不是真的經(jīng)歷過皇帝的一天你又怎么會了解皇帝是怎么過他的一天呢?你以為的皇帝真的過得像神仙日子嗎?
如果當你了解到皇帝一天有多么忙碌時,你可能會羨慕自己的生活,覺得當皇帝也沒有你幸福自在,那個時候你可能就不會羨慕當皇帝了。歷史上每一個皇帝的一天都有相關人員去記載,這相當于皇帝的一天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有人在你身邊記錄你做了什么,而且記錄得非常詳細,舉個例子,清代時期,乾隆生活的每一天都被記錄在冊。一個人的生活細節(jié)都被別人記錄,這種被人“監(jiān)督”的感覺,光是想想就讓人無法接受。讓我們來看一下乾隆的一天都做了什么。

乾隆十三年正月初八,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時候還沒有過完年,大多數(shù)家庭都在闔家歡樂,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正月初八,也是一個充滿節(jié)日喜悅的正月初八,可是乾隆的正月初八也是他生活中和往常沒有什么不同的一天:
凌晨4點,皇上就必須從養(yǎng)心殿起駕去往坤寧宮給自己的母后請安。
凌晨5點,皇上開始吃早餐,他的早餐也很平凡,一碗簡簡單單燕窩粥,是皇帝一天的開始。
凌晨6點,他需要召見豫軒商量一下國家事情,再匆匆忙忙趕去乾清宮西暖閣看圣訓,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早上7點,他就要準時去換衣服,然后去重華宮參加茶宴,還要品茶。
8點鐘時,去賞析對聯(lián)詩句,這也是皇帝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10點鐘至12點鐘,難道會是我們以為的可以睡午覺嗎?不是的,他得回到養(yǎng)心店批閱奏折。
下午1點至2點,在養(yǎng)心殿召見大臣,向有經(jīng)驗的大臣學習治國之道。然后才可以慢慢進膳。
下午3點小憩后,只能休息短暫的幾分鐘,他就要繼續(xù)閱讀內(nèi)閣所進的奏章,并且要給出自己的建議。
下午4點與富察傅恒會面,聽一聽關于國家邊防的安全問題。
下午5點至6點,又要回到養(yǎng)心殿,不過是一項新的任務——鑒賞文物。
下午7點可以稍微休息一下,進行小憩。
晚8點才可以去養(yǎng)心殿東暖閣就寢
晚9點,他才真正睡著。

我們可以從這一天的時刻表來觀察,乾隆這一天只吃了兩餐,而且他的睡覺時間也是用手指頭都可以數(shù)清楚,大概也就是6個小時左右。眾所周知,正月還處于冬季的尾巴,地理位置較偏北的北京氣溫是很低的,而且300多年前,沒有空調暖氣,溫度可能會比我們想象中還要低一點,他就必須早上四點就起床,這得有多大的決心呀。為什么身為皇帝還需要起那么早,難道皇帝工作量有那么大?是的,各個朝代對每一個皇帝的標準都是很高的,可謂是高標準高要求。乾隆作為褚君,自然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當他還沒有成為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就被要求每天必須四點起床,騎馬射箭都是他每天都要花時間去學習的基本功。雖然后來乾隆當上皇帝,每天的任務不再像當皇子那樣枯燥,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也也了變化,但是早上四點就起床是他的習慣,也是他需要做的事情。早上大約七點多的時候大臣們還在家里面慢慢悠悠準備去上早朝,乾隆就不一樣了,他要先到太和殿一邊處理政務,一邊等著大臣們來上早朝。
康熙時期,就有嚴格要求大臣要按時上早朝的習慣,雖然沒有文件規(guī)定,大臣們也不敢去冒險觸碰到這條高壓線,也不敢去挑戰(zhàn)康熙的權威性。康熙根據(jù)歷史,吸取了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口頭上硬性規(guī)定大臣們必須嚴格去上早朝,久而久之,這成為了清代的慣例。到了乾隆這一代,他自然不能更改這個康熙留下來的規(guī)定,而且他從小跟在康熙的身邊,學習到康熙的做事風格,破除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得不去承認,清代的皇帝大多數(shù)都是很勤奮的,不管老祖宗打下的江山有多安穩(wěn),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做得越來越好。早上凌晨四點就要求起床,從溫暖的被子里面起來肯定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乾隆的生活過得怎么樣我們也不好評價,畢竟也沒有經(jīng)歷過,但是大臣們肯定是有一定的壓力。早早的起來肯定是很辛苦的 但是好在乾隆不需要到處奔波趕著去上早朝,洗漱穿衣好歹有人伺候,大臣們就需要像高中生上學一樣,早一點起來準備上學,因為不能遲到。上早朝的時間很早,大臣們就不得不比早朝時間更早,所以大臣們也不是太容易。那些功臣或者是有些年事已高的大臣們,有皇帝恩賜在皇宮附近的府邸,還有的可以花錢雇人給自己抬轎子,讓自己舒服地上早朝 也算不上是很辛苦。反觀那些住的地方離皇宮不近的大臣就比較遭罪了,那個時候有沒有汽車和公交地鐵,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騎馬,騎馬的速度也不是特別快,所以很多大臣都需要早早的準備上早朝,可能午夜就需要準備去上早朝。在上早朝的硬性規(guī)定下,大臣們沒有時間在自己家里面吃早飯,只能挨餓,可是后來也有人發(fā)現(xiàn)了商機,居然還在皇城外興起了一股熱潮,有很多小吃攤在早上起早去擺攤,給路過的大臣們提供早餐,也順便可以賺錢,一舉兩得。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當時早餐行業(yè)并不是很興起,早餐行業(yè)的發(fā)展其實離不開乾隆的推波助瀾。那么皇帝早上一般都吃什么?皇帝的早飯和他的晚餐相比簡直不足掛齒。根據(jù)相關史書的記載,歷史上皇帝某一天的早餐包括:燕窩掛爐鴨子、春筍肥雞、春筍東坡肉、掛爐肉野意熱鍋、鹿筋燉鴨子、路都菜炒肉絲、蝦米炒豆腐、冰糖燕窩粥、果子粥……這些菜已經(jīng)是多少平常人家吃不起的東西,但是為了不暴露自己的飲食習慣,皇帝一般每一道菜都只能品嘗幾口,剩下的菜賞給后宮的妃子,有的大臣運氣好也會遇到皇帝獎勵早餐的時候。不管是誰,只要受到皇帝的恩賜,都會感激涕零,而且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重,還必須吃得一點都不剩。
根據(jù)上面的時刻表我們了解,皇帝吃完早餐以后,他需要去早餐吃完之后,他需要去看《圣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圣訓》就是先帝留下的訓誡,它的主要內(nèi)容其實就是先帝留下來的一些處理政策的方針、訓誡臣子的話、或者是發(fā)布天下的詔令。從康熙到雍正,每一任皇帝都是勤勤懇懇對國家負責,所以乾隆每天也都會去看《圣訓》,學習里面的告誡。看完以后皇帝也是會獲得精神上的放松,,接下來他會繼續(xù)回到養(yǎng)心殿批閱奏折,他需要去了解每一本奏折里面的內(nèi)容,所以,奏折的數(shù)量也是很多。我們經(jīng)常看古裝劇的時候,也會看到里面的皇帝批閱奏折,而且是很厚的一堆,會有人想問奏折里面的內(nèi)容是什么 ,那些奏折一般是從各省級到府縣級,或者是大臣們上交的國家問題,全國上下呈上來的奏折很多,皇帝平均每天有批閱幾千本奏折。在這些奏折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請安奏折,諸如“皇上今天好嗎”之類的話語。乾隆能怎么辦呢,只能無可奈何地在上面回復到,“朕了解了”。也有很多小地方呈上來的有關災情的奏折,等到皇帝批閱發(fā)放下去以后早就錯過了處理時間。也有的已經(jīng)處理好了。乾隆對此也沒有什么辦法,為了表示自己批閱過奏折,他也只能批注“愛卿表現(xiàn)很好”。

可是就是這些沒有多大意義的奏折,乾隆每天也必須花廢大量的時間去批閱。仔細想想,批奏折這個事情還是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力才能完成。批閱完奏折,就到飯點了,乾隆就可以開始自己的午餐,這一頓飯是乾隆的晚餐,因為他一天就只吃兩頓飯。他的晚餐就不是早餐的那個級別了,他的晚餐要比早餐種類多得多。乾隆的晚餐肯定是老生常談的滿漢全席,一般的規(guī)格就是60道菜往上,皇帝吃飯也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y他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或者不吃,每一道菜不能吃超過三口以上。不過60多道菜,一道菜吃三口也能吃得很飽,但是想要吃完,憑借一人之力怎么可能吃得完。吃完晚膳后,他需要繼續(xù)做的事情除了批奏折還是批奏。,倘若有朝臣求見,他必須要花時間去接見大臣們,這時候來求見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一些內(nèi)閣大臣或者總督巡撫,和皇帝商議國家大事。在與大臣討論完以后,結束得早一點的話,乾隆才會有一點點時間去陪妃子們走一走……

乾隆有一個喜好,就是他喜歡收集古玩,有很多地區(qū)會給皇帝交貢一些奇珍異寶,只要是乾隆喜歡的古玩,他會經(jīng)常拿出來賞識把玩。黃昏時候,在上面的時刻表中,我們能了解這一段時間有點間隙,這空出來的時間間隙,是用來翻妃子的牌子的。歷史上記載乾隆一共有40多名后妃,他不能只寵愛皇后一人,對于其他的妃子他也需要去關心關心。所以他的時間還是很有限的。后宮佳麗三千,是多少男人的夢想,殊不知皇帝寵幸妃嬪不是隨心所欲,自己想寵幸誰就寵幸誰的。在皇帝翻了牌子之后,內(nèi)務府的人會去通知嬪妃們,讓她們提前沐浴更衣,等待皇帝的到來,當皇帝去妃子寢宮時,內(nèi)務府的太監(jiān)就會做準備工作了。皇帝寵幸妃子的時間也是有規(guī)定的,等到一點的時間時,太監(jiān)們會用特殊方法提醒皇帝時間了,比如在門口大喊時間到了。這樣的目的純粹是為了皇帝的身體健康著想,為了不讓皇帝沉迷美色,他必須要節(jié)制一點。看到這里,我們就可以肯定皇帝的一天是要做很多事情的,而且還需要按照要求去做,這樣的一天日常乾隆堅持了60多年,而且也沒有給自己放過一天假,全年無休。除了端午、元旦、中秋以及皇帝的生辰之外,其他時間皇帝是沒有休息時間的,過年的時候他也要批奏折做自己的工作。乾隆可以說是清代比較可以偷懶的皇帝,國家局勢安穩(wěn),經(jīng)濟政治也在不斷發(fā)展,百姓豐衣足食,乾隆居然還嘔心瀝血的工作。最后還因為勞累過度而吐血。后來很多學者都認同乾隆是清代最辛苦的皇帝。

以上就是乾隆皇帝的一天,雖然很多學者都有不一樣的意見,覺得歷史上乾隆去江南游玩,還在民間偶遇很多紅顏知己,應該不是太辛苦,怎么可能會累呢,說不定還很輕松。也有的學者認為歷史的記載有些夸張,不適合客觀事實,大臣們也不是每天上早朝都那么辛苦,皇帝的一天時間也沒有那么緊湊。換一個角度去看,乾隆還是做出很多貢獻的。而且,清代這個處于時代交替的處境,有的人褒貶不一,對乾隆的評價更是有不同看法,不過乾隆確實勤奮。
根據(jù)統(tǒng)計,乾隆時期我們的領土板塊面積超過了1310平方公里,比之今天的中國國土面積還要大得多。而在那個時期,我國人口數(shù)量也超過了將近1億,后來到了嘉慶時期,我國人口越來越多,達到3億人口。以至于在后來的中國歷程上,我國收回來的國土大多數(shù)是清代打下來的江山,后期的晚清確確實實有一下腐敗,但是那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需要客觀地去評價歷史。現(xiàn)在你也大概了解了皇帝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你還會有想要當皇帝的想法嗎?